人性或许薄凉,但人性也经得起考验。
刚开始看《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真的不是很明白这个民族怎么了,虽然我不了解历史,但是犹太大屠杀还是经常听到的,刚开始我以为就是单纯的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故事,但是又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犹太人在德国呢?
后来姐姐就和我说,犹太人是没有国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而且犹太人很聪明。
作为一个不喜欢读史的人我是肯定理解不了的。然后我就去查了一下。
凡事都有多面因素,看事当然也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是历史原因吧,自古以来犹太人就因邻近民族的欺压而被迫散居到各个地方,没有国家的庇护,流浪在外的日子肯定不好受,而且流浪在外就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一事实也就奠定了犹太人的经商之路,长期的苦难并没有打倒这个民族,在生死中不断磨砺,使得这个民族更加顽强。
后来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后,欧洲资本主义家们和经商已久的犹太民族的资本家们发生了利益冲突。
还有就是宗教因素,妈妈是基督教徒,从小的影响下,我虽然不信教,但是被姐姐带动的倒是看了一些《圣经》的内容,犹太人犹大对耶稣的背叛导致了耶稣被钉十字架,也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教徒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反正是种种因素吧,让这个民族受尽苦难。
在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我才去看的这部电影,我也提前准备好了眼泪。因为“辛德勒”和“希特勒”实在是发音太相像了,所以我一直以为是一部惹人愤怒的一部电影呢,我也是一直在等悲剧的发生。几乎从头到尾的黑白场景在我心里是很符合这类题材的内容的。而那个红衣服小女孩也不仅仅是视觉冲击。其实我本人是看不出来他们之间长相的去区别的,一个桌子很清晰的拉开了他们的不同。那么多的名字,那么多人,都要被迫搬迁到指定的地方,让人一听就格外的不舒服,就像犯人一样,但这么多的“犯人”我还是第一次见。
电影里的细节表现是很多的,无论是是一开始的纸笔摆放,还是后来就是主人公辛德勒穿衣服时的细节了,让人感觉很细致,也算是一种反差对比了。其实第一次看开头餐厅那一部分的时候我并没有看懂,我不知道讲述了什么,我是在第二次回顾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在我终于明白主人公时如何混到上层社会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他那句:“我擅长的是公关”,就是一顿饭而已,就可以从互不相识到把酒言欢,很佩服,真的是很佩服。
我本人的记忆力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要是喜欢一部电影的话,我必须得经常回顾才能记住他到底讲了什么,这也就让我经常收获意外,很多地方都会让我有一种突然明白的感觉,还有一些电影总喜欢埋伏笔,但我看到后面情节的时候前边的伏笔早就忘了,或者根本就没看出来,所以回顾电影时的惊喜总是能让我特别欢喜。
对红衣服小女孩的各种揣摩很多,而我看到这个颜色的第一眼就觉得,就是“血”的颜色,在黑白色调里,这个颜色那么冲击,冲击到辛德勒的眼睛里,我觉得这就是辛德勒决定救人的开端,是善良的起点。当辛德勒骑着马在山坡上目睹城市中正在发生的一切,看到那些正在对无辜的犹太人大肆屠杀的德国士兵那野兽般的行为,当他在混乱的人群中看到了那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慌慌张张的奔跑时,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有很大的触动,红色对比出强烈的反差,那么多人的鲜血染成的一片红,是战争的残酷无情,也是善良的萌生。
“什么叫权利?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利,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刑,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最大的权利不是制裁,而且宽恕,你有权利宽恕那些做错事情的人,这是辛德勒用言语和行动劝诫他的,我也看到了那个**中尉军官做出的尝试与改变,但最终他还是无法直视自己,那一丝丝的转机彻底破灭。种族歧视或许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了吧,虽然爱上了犹太女子海伦,但轻柔的抚摸只是一时,杀伐残酷或许才是他的本性。
其实我觉得我在中尉军官的眼中看到了羡慕,羡慕辛德勒身上的不一样之处,虽然他有权有势,可他没有辛德勒身上的人性,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魅力。
我被这部电影深深折服后,我就推荐给我的朋友看,但她们却说:“三个小时呢?太久太久”,对于现在的我们,对着屏幕很简单,但对着屏幕看三个小时的黑白影片好像不是那么的容易,如果不是她们说的,我其实都不知道我看了三个多小时,那种真实,那种震撼,绝对值得。或许是因为太过于血腥吧,现在的电影一般都没有太过于真实的枪杀场面,我倒也没见过真正的枪,更别提人被“枪”射死的场面了,但是电影中的场景让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样吧?还能更残忍吗?那种随时都与死亡肩并肩的感觉,有时候身临其境想一下,我或许早就崩溃了。
解放了,终于解放了,无任何身外之物,就像刚出生一样的新生,被辛德勒解救的犹太人,洋溢着开心,自信满满的往小镇里走,我就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打倒他们吗?那么艰难的境地,他们坚持下来了,上天也会被他们感动了吧。电影最后的那一系列数据,超级凉,能凉到你的心头上,想想那些在火浪中翻滚的尸体,想想那些推着同族尸体还在坚持的犹太人,想想那些不耐烦的德国士兵,再看到那一串串冰冷而又真实的数据,不由的感叹,人真的是顽强而又脆弱。
再说美丽人生,也是和犹太人有关的,且男主人公就是犹太人。
实在的说,在看到这部《美丽人生》之前,对喜剧类型的艺术电影,总是怀有些许微词的。而且再说这部《美丽人生》又是反映与描写大战期间**暴行的片子,所以总能想到,一个专事喜剧创作的西方电影人罗伯托�6�1贝尼尼,能够拍得过大导演史蒂芬斯彼尔伯格彻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单》吗?能拍得过罗曼斯基完全悲怆的《钢琴师》吗?我比较怀疑,恐怕罗伯托�6�1贝尼尼连鬼才导演法斯宾德的反**名片《莉莉玛莲》的一半深度,也不会有吧?不是搞笑,是说深度。没有看过罗伯托�6�1贝尼尼的这部《美丽人生》以前,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再加上,那些战争本身就是残酷和悲烈的,仿佛根本不有什么喜剧可言。这一点常识老幼皆知。记得有位大的影评家说过:喜剧本身常常不能承载重磅眼泪。这部《美丽人生》由意大利梅兰坡电影公司出品。哦对了,看到的这个版本是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后来偶然一个机会,去看罗伯托�6�1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视片子,在场观者,好象无一不提及他的这一部《美丽人生》。人们往往感叹这部影片的收获成果,说它前前后后获得了太多大奖,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在内的二十八项国际影坛大奖。还说《美丽人生》在戛纳电影节试映落幕之际,全体观众就地起立,舍泪鼓掌长达12分钟之久……就这样感召下,我也终于,打算去认真看一看,这一部喜剧的《美丽人生》了。看《美丽人生》这一天,正好还是一个临近纪念人们共同父亲节的日子。影片《美丽人生》是由意大利艺坛所谓的“国宝级”人物罗贝尔托贝贝尼自编自导自演的。表面上,在这里,贝贝尼拿了一种极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大庭观众喜剧性地讲述了一个大战期间极为悲惨的三口之家的故事。特别认真的讲,《美丽人生》开片将近一半时刻,我仍然没有看到并且感受到,人们常常提及肺腑之痛。反尔随着银幕故事,我总是笑口常开的样子,不时跌入在喜剧导演善常的连环搞笑的场景里面。
换一个视角说,也就是在《美丽人生》的前半部,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或者战争的悲剧色彩以及暴力疑点。也就是说,《美丽人生》至此一半,还属完完全全意大利人喜剧的味道。有人说,意大利人喜剧的味道,与他们地处的天然环境有关。甚至想到,意大利明星罗伯托�6�1贝尼尼自费编导演的这《美丽人生》,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拍烂拍绝的影视题材。《美丽人生》故事背景是战争前的意大利某处一个小镇。逍遥乐天的犹太青年人基多有点混世味道,用了英雄救美女的一招,嘻嘻哈哈出现在银幕之上。基多特有女人缘,他在进大城市投靠开餐馆叔叔时,又有多次巧遇美丽女教师多拉的天作机会。真有一点天赐良缘的意思。《美丽人生》爱情场面有一些类同小学生誊印描红,动效拍得,实在象一些国产电影中的乏味爱情故事一样,平淡收敛,死水微谰。如果认可这样一句话: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导演贝贝尼的感情生活,大概理听应当是一帆风顺的。电影正如观众所料那般,热烈追求,花言巧语,弃富奔贫,情人们随天从愿,而且不久,基多夫妇生活里面,发生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约书亚。
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这时候才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美丽人生》由喜渐悲。**来了,生活不在喜剧。美丽的人生,加上了血腥。我们看到,《美丽人生》的电影故事进展五年之后,第二次大战爆发了,基多被迫带上小男孩约书亚,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开往集中营的闷罐火车。妻子朵拉舍去求生之望,尾随家人一起,主动跟上基多和约书亚,来到残忍强暴,不堪血腥的犹太人集中营。这时候我发现,男主人公曾经一向开怀的那种大笑,不再显得由衷。这时候的基多,他挂在脸上的,是苦苦的笑。隐痛的苦笑。基多开始心事重重。基多为了保护自已可爱的孩子,不让他的小约书亚心受创伤,于是父亲仍然貌似开怀。基多总是骗自已的孩子说,我们在这个集中营的生活,只是暂时的,这只是玩一个挣分的游戏。这是一个挣够了一千分之后,我们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车,并且获得人身自由的游戏。小孩子约书亚喜欢玩具坦克车,那是每一个孩子纯真深中的自觉天****是孩子的生活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