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是个北漂。
她从来不跟人讨论她的过去,因为她有个很凄凉的童年。
她是少数民族,小时候住在一个小山村里,那个小山村小到甚至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明。
父亲是个靠着低保政策活着的懒人,还酗酒成性,每当父亲喝醉的时候,她总是那个被父亲拿来出气撒欢的对象。
村里人总是告诉她,她父亲本来是个有为向上的好青年,而且很爱她母亲,还很顾家,很照顾邻里村民;可是她母亲却因为在生她的时候血崩致死,所以他父亲变了,要她多担待,总劝着说她父亲会好起来的。
她从小就一直期待着父亲会变好,所以她很努力念书,要做个好孩子,希望父亲爱她疼她,但是一直到她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并且取得了全额奖学金,也没有等到她的父亲变成好父亲。
袁媛失望地离开了伤心地,完全的脱离了那个不知名的小山村。
袁媛脱俗清秀的美丽,让她在学校里享尽各种推崇,她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了社会。
毕业后她本来想的是进入法院或者检察院,但是她发现进这些部门里不是简单的成绩好就行。
其他的工作单位,她也试了好多,但总会遇到不怀好意贪图她姿色的人,她一直很洁身自好,抵死不从。
所以,她努力了好几年,却总是不能如愿找到顺心的工作单位,最后只好回到毕业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在所有人眼里,袁媛是个成功的北漂。
但是在她心里,除了大学时候的美好,这社会是丑陋而且黑暗的。
尤其是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中,她发现刑事案件里,真的无罪的人基本没有,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仗着有钱有势来寻找律师辩护脱罪的,或是委派律师与被害人谈赔偿条件的。
她真是看透了,在这个总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很多刑事案件根本就不被重视,弱者永远是弱者。
袁媛好希望可以当个自由自在的执法者,去惩奸除恶,维护正义。
又是疲惫的一天文书工作,袁媛又是最晚离开律师事务所的人。
饥肠辘辘的袁媛在写字楼底商的7-11买了一些吃的,倚站着落地窗边的长条桌慢慢悠悠的吃着,看着窗外开始下起的淅沥小雨。
“好久没下雨了,真好。”
“对了,好久没去库房看看了,这天气该去整理整理了。”
喝完最后一口咖啡,袁媛又去柜台买了简易雨衣,穿上,然后开始走向她租用的储藏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