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个大山深处的高速公路项目部,四周是高耸连绵的群山,倚天拨地,气势磅礴,有如万钧雷霆,排闼而去,形成一道耸入云天的天然巨屏。工地就顺着沿河岸线下方的山路之间。
项目部驻地在公路线河对面的租住农民房子的山村里。
要过河,除了船只摆渡,主要是靠两岸直接的一座老吊桥。那座兴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钢索吊桥,就是父亲辈铁路工人当年修湘黔铁路是修建的,三十多年了,一直给小村出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老吊桥并且看起来非常原始,仅仅由一些不规则木板和绳索加以固定,底下就是汹涌的河流,看起来摇摇欲坠,因此也被称为公路处领导最不想来视察工作的地方。吴凤和其他项目部成员一样,也只有通过这座桥才能到对面驻地。
其险、艰、难历历在目。让她想起古文里形容道路艰险的一句话:“兹处之悬岩险阻,下临深渊,行旅戾止,靡不艰难。”
难怪公司里人都不太愿意来这个项目部,说到这里是当“野人”。
然而,对于她而言,并不因为这里的地势的险要和艰难而生畏。这里是她推算出来自己出生的地方。
90年代末了,这个地区内部的交通方式依然不容乐观,这座吊桥仅仅由电缆和破旧的木板制作。很多木板在行走的过程中会掉落。
滔滔江水流淌,一路翻滚跨越千山万水。她安静地坐在江畔,不禁遐想:当年父亲和母亲在这里相遇,穿行于大山巍峨的群山峻岭之间,回到了人挑马驮的岁月。在这里,她还仿佛看见了一个女人朦胧的身影,那是生母吗?自己想念了她快二十年,生母有想念过她这个女儿吗?这里竟然是关乎一个命运攸关的乡村。
她当然愿意来建设这里。她就是一个女筑路技术员。逢山打洞,遇河架桥。让高等级公路建成,村里修上正规的钢筋混凝土平坦石桥,让村里人进一步走出大山,与全国同步迈向文明之路,她把这里当成她的家乡。
她在株六公路开始一边工作,一边探寻着父亲当年和母亲的足迹,亲身感受感受这些公路男工人管不住自己。
人海茫茫,不知道生母的名字和地址,只能用父亲的名字去反问当地上的年纪的村民可认识20多年前在这里修公路的那个男人,这么大的地方,她工作之余再怎么跑,怎么问,也是大海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