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第三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1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管口遇冷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即大约离管口1/3处)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第五步,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开始收集。
(1在加热前就应把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等待收集;
2开始有气泡不要就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3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溢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当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面。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最后一步,清洗仪器,还原设备,有序离场。
……
这么复杂啊?
看到这么多繁琐的步骤,不禁头皮有些发麻。这是制氧实验?那这个收集的气体能吸入体内吗?
在心里为自己暗暗祈祷,中考的时候千万不要抽到化学实验,还是物理实验更简单,不容易操作失误。
下午上课铃一响,大家都拿着化学课本出发去化学实验室了。
“雄赳赳,气昂昂”,一起跨过眼前的走廊,还有楼梯,七拐八拐的上了楼,抵达目的地。
依旧是五六人一组,总共分十几组。
化学老师穿着拖鞋就上来开门,门“吱呀”的一声就开了,午后的太阳十分明媚,打开门的一瞬间,一阵细小的灰尘在空气中飞腾。
我下意识捂着口鼻,不少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被灰呛的直咳嗽。
“咳咳咳……”
走进实验室,这里还挺大的,周围一圈都是透明的玻璃窗,采光很好,很明亮。
“同学们,你们每个小组先找到自己做实验的座位。这个实验课有两节,务必保证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做一遍,熟练操作才行。”化学老师站在我们的关系前面,耐心地嘱咐道,“好了,大家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