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结语

人的1生,得1知己足矣。

欣是我文学路上的知己。

欣1上微信,就直冲冲地问:“怎么,你要写1部小说?”

我答:“是的。”

“为什么?”

“爹的心愿,他认为自己经历不平凡,想把事迹留给子孙。也出于私心,爱人和孩子1直笑话我平庸、陈腐而又无志无求。其实,我也曾叱咤风云,也曾慷慨激昂,也曾志存高远。想搞明白,怎么老了,却成了她们眼中的这个样子。把走过的路梳理1下,好歹做个自我评价。”

“每个人都有人生精彩片段,只是肯停下匆匆脚步,静静回顾思考的太少。不过,像你这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还准备整理成文字的,算是奇葩。”

“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下1步,也许会有1个新的人生。再平凡的人,也有回顾感悟人生的权力。”

“你想把你所经历的人和事都直接描述下来?”

“事无巨细拉流水账肯定不行,人和事要有重装组合。事情是世间曾经发生的事情,而人却不再是我在现实中所遇到的人,就连作为作品主线的‘我’,都不是真实的我。这,1般称作艺术加工,高雅1点叫艺术凝练升华。”

“那就是说,你要做1个判官,对你作品中涉及的人和事,都凭你的好恶做出判词?”

“这话怎么讲?”

“凡是文学作品,都是以揭示人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底蕴,而所有人物的‘3观’层次、深度和广度,都要通过你的键盘敲出来,自然担当了判官的角色和职责,你敢说这里面不夹杂你的主观情绪?”

“这是必然的。”

“这就是了,你的小说,是以你自己的道德准则作为尺子,衡量他人的善与恶、美与丑,他事的对与错、好与坏,你能断定你的道德尺子是社会通用、标准的吗?”

“我哪有那个水平和能力,我仅能代表我自己而已。”

“你觉得你的辨识能力怎么样?”

“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你所经历的人和事,短的34年,长的也不过十多年,你能以人生中的1个小小片段,对所写人物的人格、脾气、秉性等准确做出结论吗?”

“肯定不能。”

“个人有个人的道德准则,还在这1准则基础上,形成较为固定的人际圈子。你小说中的恶人、丧失道德伦理的人,或许在别人看来却是个盖世好人,在圈子里是个顶级圣人。你能断定你就是个好人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