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一十一章 新篇章(终章)

富起来的五里坳,比以前更重视教育,并非常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

就说他们当初在梁家河中学的班主任王玉敏,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身为特级教师的她,办课外补习班的收入,就轻松超过在嘉盛旅游任职的女儿小燕子。

无论是肖志杰还是王昌宁,他们都清楚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教育的进步,那是最大的进步。

哪怕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将来会是高分低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未来都将成为建设五里坳的生力军。

一个地方的底蕴,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

所以,哼,我们不稀得跟你计较。

一列高铁,刚好从河对面驶过,不一会就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高速发展带来的变化,真的非常大。

就说那边的铁路,其实就修在原来的河滩上。

当年的五里坳,田地产出低,河边那些被洪水冲垮的田地,没有几户人家愿意花钱去处理,导致河床越来越宽,现在,因为工厂多了,原本被毁的那些田地,又被重新利用起来,河道,已经压缩了很多。

当然,大家还不至于短视到侵占原来的河道的地步。

还能看到外形独特的高铁站时,梅家塆就到了。

梅家塆,也不是梅家塆了,她早就和五里坳连了起来,成为了这个新兴大城市的一部分,小时候印象中的那些,连一鳞半爪都找不到,甚至塆外的那些山,现在都不复存在。

“他们都去了吗?”冯一平问。

“半个小时前就都到了,”王昌宁说。

他们的孩子都大了,爸妈的年岁,当然也都大了,这两年,他们也都陆续把生意交了出去,回家颐养天年。

今天,也是他们难得的在镇里集中一次。

“哦,”冯一平看着窗外,“我怎么越来越觉得,这里和其它的城市,已经没什么两样?”

五里坳总体的规划,来自他当年学习美国的那些小城镇的规划经验,不是一味的把人和各种资源,都朝镇里集中,而是镇里和各村,协调发展。

就像美国的那些小城镇一样,大家都住在郊区,悠闲舒适,承担各种公共功能的城市中心,也不至于太拥堵。

但现在看来,五里坳镇和周围的各村,甚至原来都隔着很远的村,都已经无缝连接起来,这让他越来越觉得,这哪还是休闲宁静又富足的美国小城?这分明已经是像摊大饼一样的洛杉矶的模样——哪怕是有规划的摊大饼,那也是摊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