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赵阔突围
“启禀大将军,壶关传来捷报,吴国公、魏王殿下率军攻下壶关,直逼上党郡治所长子城!”黎阳城内,在薛仁贵召集麾下众将,商议对付赵军的良策的同时,军中主簿走进来拱手说道。
众人闻言,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皆是欣喜若狂,龙骧卫大将军秦烈大笑道:“老国公宝刀未老啊,一战即破壶关,大振我军声威啊。”
“不错!”一旁的金吾卫大将军邓羌也是笑道:“吴国公不愧是我朝第一名将,壶关乃是天下有名的雄关天险,吴国公出兵不过旬日,便破城而入,尽显名将风采,真乃我辈楷模!”
薛仁贵从主簿那里接过捷报,细细端详,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说道:“壶关城破,进逼长子,老国公真是给了本将一个大大的惊喜啊,本将就不相信,老国公兵围长子,李如秉和赵阔在得知消息之后,还能坐得住?老将陈凭虽然有近十万大军在手,但是可不一定能够挡得住老国公的兵威啊。”
“大将军所言极是,一旦老国公拿下长子,便可长驱直入,直奔太原郡,那可是赵国都城晋阳的所在啊,赵国主力大军全部集中在上党郡和魏郡,太原郡撑死也就只有三四万的人马,只要我们能够在魏郡将李如秉和赵阔击败,便大局可定矣!”慕容恪说道。
薛仁贵点了点头,说道:“慕容车骑说得不错,现在老国公已经建功在前,我等作为此战主将,可不能落后于人啊,传令下去,整顿兵马,随本将前去攻打内黄,慕容车骑,由你率领神策卫、神行卫两卫精锐前繁阳城外结寨,在本将没有攻下内黄之前,绝不能让李如秉离开繁阳一步!”
慕容恪颔首笑道:“请大将军放心,有末将在,李如秉就只能乖乖的待在繁阳,哪里都没想去,话说回来,李如秉的大名本将也是听了许多年了,从未与其交过手,这一次本将可要好好的和他较量一番,掂量一下这个赵国第一名将的手段如何。”
天统十年,五月初八日,岳飞、邓裕率领五万安国卫攻陷壶关,进逼上党郡治所长子城,前往壶关增援的赵国大将郑宣救援壶关未果,遂引兵退守长子城,同时传讯高都得陈凭,请其退回长子。
天统十年,五月十二日,薛仁贵派遣慕容恪率领神策卫、神行卫北上繁阳,而起本人则是率领主力大军向内黄进发。
天统十年,五月十五日,慕容恪统率神策卫、神行卫行至繁阳以西三十里外结寨,切断繁阳李如秉增援内黄的路线。
天统十年,五月十六日,高都陈凭率领七万大军退回长子城,另一方面,在赵阔撤离太行山后,李嗣业率领羽林卫、天武卫越过太行山,进驻高都城,稍作休整之后,便北上长子,与岳飞、邓裕大军汇合。
天统十年,五月十七日,岳飞、邓裕率军抵达长子以东十里外结寨,同日,薛仁贵率领主力大军兵围内黄。
繁阳城内,李如秉与一众大将围着舆图指指点点。
李如秉说道:“慕容恪率军在繁阳城以西三十里外结寨,而且兵力大概在十万人上下,本将相信,慕容恪来繁阳就是为了牵制住本将,而邓军主力想必已经在薛仁贵的率领下去攻打内黄了。”
“大将军,邓军全军有三十余万,而三十里外的慕容恪,只带了十万人马,也就是说由薛仁贵率领,前去攻打内黄的邓军有二十几万,内黄只有七万人马,守得住吗?”大将乐庭忧心忡忡的问道。
李如秉说道:“如果坚守不出,凭借七万大军,守住内黄不是问题,不过本将担心的是,赵阔大军的钱粮供应大多来自于邺城,赵阔到底从邺城带了多少钱粮去内黄,有没有足够的粮草?另外,本将也担心赵阔这个人能够沉得住气。”
赵阔镇守魏郡的时候,整个河北的粮草供应都是由邺城来提供的,而内黄,本就不是屯粮重地,前不久还被邓军攻陷,根本不会有多少粮草,如果赵阔从邺城带的粮草不多的话,那就完犊子了,相反,李如秉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李如秉一路南下,先是用自己从北境带来的粮草,虽然不多,但是也能支撑一些时日,而来到繁阳之后,李如秉由将附近郡县的屯粮全部集中到了繁阳,现在繁阳的屯粮,足够李如秉大军食用半年了,暂时不会出现缺粮的危机。
“那大将军,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乐庭问道。
李如秉想了想,说道:“有慕容恪大军在侧,我军想要支援内黄很难,不过也不能坐以待毙,你马上派出快马前去内黄,探查清楚内黄现在的情况,如实报于本将,另外,派人传讯邺城,命邺城留守文武,准备好一应的钱粮,随时供应内黄和繁阳。”
“喏!”乐庭应道。
“你等先下去,乐庭留下!”李如秉说道。
众人离开之后,就只剩下李如秉和乐庭二人了,当年的中原大战,赵国太多悍将死在了中原,现在除了李如秉这个统帅之外,赵国能够摆上台面的大将就只剩下乐庭、郑宣、陈凭等寥寥数人了。
“大将军,不知留下末将有何吩咐?”乐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