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过去,船队从海外带回来的各种作物推广开来,玉米红薯也成了宣国的主要粮食,在开垦出来的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都种上了这些作物,肥沃的土地则是种一年一年改良的稻种和麦种。
并入宣国的那些奉国百姓几乎没有太多的抗拒,因为打下奉国之后,奉国的所有田地也按照土地统分的政策分发给了百姓。
而那些慕“东方圣殿”的名而来各国学者们呢,来了之后鲜少有人会选择离开的,他们大多定居了下来,拥有了宣国国籍。
因为他们在来到东方圣殿后,只会发现宣国比他们听说得更好、更包容,也更强大,只要你是个人才,这个国家的皇帝就能很友好地接纳他们这些来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人,没有教派的迫害,也没有战乱的纷扰,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许多的先行者与后继者,哪怕是路边随便碰到的一个已经上学的孩童,也可以说出许多科学理论来,而这些东西若是放在他们的家乡,别说是让孩童们学习了,只是被人嘲笑发疯就算幸运的了,严重的还会被当成异教徒追捕。
反正自从来了宣国之后,那些外国学者们的什么理想国、理想社会都渐渐变成了宣国的样子。
到现在,宣国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十分稳定了,人口稳定地增长着,在永辰十二年的时候破了一亿大关,之后在永辰十四年的时候开始猛涨,达到了12亿人口。
安临的模拟器地图范围也在稳定增加,先前只是扩展到奉国,之后的几年,也许是宣国的几支船队乱窜带动了其他国家也想搞船队,这就使得航海时代仿佛是被狗追着一样到来了——对了,另外一提现在宣国有能够出海的实力的船队已经不下十支了,其中有两支是朝廷组建的,半海军半商船队的形式,其他的都是民间商人自发组建起来的。
主要还是因为易银瑶组建船队让方沉舟带队出海后名和利都赚麻了,让其他商人看得也十分眼热,有了这个动力在前面,之后其他商人组建出海的船队都不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小船了,全都向易银瑶家的大船看齐,然后大家都大赚了一笔。
海商们赚得多,朝廷当然也不会少了各种税了,现在就算安临再怎么花,今天脑袋一拍说要修个大运河,明天再脑袋一拍说要在全国再多加一千个民学,国库也很难紧张起来了,进的永远比出的多,前五年搞个什么大项目都要掰着手指算国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还别说,安临还挺怀念那种掐着手指算钱花的感觉呢(b
要说这些年里她有兴什么战事吧,其实也不多。
其中主动打的只有隔壁那个小岛国一个。
那时候小岛国上面自己都还在狠命村口掐架呢,陈群青也在那个小岛国上面混成个大名,眼看着好像快分出胜负了,安临也就没再等了,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派了三支海军部队一百多艘战船就开过去了,在桑国上登陆后那岛上打上头了的几个村长还没看出来他们的旗帜有什么不对,陈群青就心里咯噔了一下。
宣国的旗子他那可就太熟了啊!
衡量过敌我战力差距后,陈群青没有丝毫犹豫,再一次扭头就跑,连夜开着船跑的。
“我追,他逃是吧?”安临收到消息后也不怎么意外,感叹了一句,“这人是真的能跑啊。”
“我就说吧,我早说了要抓他的话不能这样大张旗鼓把船开过去,最好先派一队人摸上岸,就算事先把他准备好的船毁了也没用,他不可能只准备一条两条船的……”赵东来念念叨叨走来走去,要不是安临没让,他都想跟着战船一起亲自跑去桑国抓陈群青去。
在赵东来这个老对手眼里,陈群青的威胁度可从来都没下来过,总觉得让他在
哪里苟着,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问题不大问题不大,跑了就跑了吧,派兵去桑国本来也不是为他去的。”安临依旧是笑呵呵的,手上批奏折的动作没停,熟练地写下已阅。
打桑国当然是为了把桑国变桑省了,抓陈群青只是顺路,没抓回来也没啥关系。不过还别说,这次打桑省陈群青也帮了不少忙呢。他好歹是在宣国大舞台上争霸过的人,用他学过的兵法放到桑省村长争霸属于是降维打击了,陈群青村长争霸这些年弄死了桑国不少势力,又消灭了不少对手——据说比较厉害的几个要不惜败,要不就已经争得两败俱伤了,这才让安临的军队登陆桑国的时候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就控制住了桑国皇室以及那些什么将军大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