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章 双喜临门

相比于上海此刻兴中会很快做出的决定,远在华沙的波兰——立陶宛社会民主工党的重要人员此刻却在紧急协商,作为党的创始人的尤里安.马尔赫列夫斯基和蒂什卡.约集海斯此刻双双面红耳赤。

马尔赫列夫斯基说道:“同志们,这么多天我们在这里谈论要不要并入俄罗斯联盟**的议题。我现在想说的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共同斗争,争取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就是说,我们要力求达到消灭土地、工厂、作坊和矿山的占有者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并把所有这些生产资料都变为劳动人民的公共财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同俄国的社会民主党人合作呢?又为什么要一定抱有这种或那种的私利成见呢?我希望在场的同志们好好思虑,合作对我们是有利的,分开对我们没有好处。”

“我赞成马尔赫列斯基同志的意见!”一直作为中立派而没有发言的另一位党的创始人瓦尔斯基说道,“我也希望约集海斯同志和其他同志们能够好好思虑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是残酷的沙皇政府的压迫,而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沙皇的残暴统治,我完全赞同波兰——立陶宛社会民主工党加入俄罗斯联盟**内,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独立奋斗。”

瓦尔斯基的话语无意成了这场讨论的转折点,而紧接着一份电报的到来更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同志们,这是远在上海的卢森堡同志发来的电报,他希望我在这次大会上宣读一下。”瓦尔斯基说道着然后读道:

“尊敬的波兰——立陶宛社会民主工党的党员同志们,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和法国,十九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在德国,工业便开始发展,在发展的初期,这些国家的工人就已经为剥削与贫困所逼,起来进行斗争了。在运动开始时,英国的工人捣毁工厂,砸坏机器,因为他们以为,工厂和机器是是造成他们贫困的祸根。1831年里昂的纺织工人举行了反饥饿暴动,1844年德国和波希米亚的西里西亚家庭织工也奋起斗争,因为工厂主的剥削已使他们忍无可忍。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倚仗占优势的残暴力量,很快就把这些运动镇压下去。这仅仅是工人群众的痛苦和愤怒的早期的自发表现。当时,起义的工人既不理解他们贫困的原因,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善他们的处境。

同志们,只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才是亿万劳动者免除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法宝,这种思想当时还刚刚在少数几个天才思想家,如英国的罗伯特.欧文、法国的沙尔.傅立叶和圣西门等人的头脑中开始产生。一小撮富人游手好闲,穷奢极欲,广大劳动人民水深火热,饥寒交迫,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资本主义使道德败坏之风在有产阶层中四处蔓延;工人在精神上变得粗俗野蛮——凡此种种,使这些思想家十分憎恶现在的社会制度,迫使他们去寻求彻底改变这种制度的出路。尽管这三个人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是他们都确信,现存的制度是建立在极端不公平和损害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他们都获得了这样的认识:资本家和大地主的私有财产是工人苦难的根源,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才是人类的救星。

同志们,现在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暂时抛弃民族成见,同俄国的社会民主党人们精诚合作,携起手来推翻残暴的沙皇的统治,解放一切因为资本家和大地主剥削而生存困苦的广大民众。

同志们,我希望大家通过波兰——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并入俄罗斯联盟**的决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我们的理想!”

卢森堡的长篇电文的传来,包括原本持反对意见的约集海斯也转变了自己的态度说道:“卢森堡同志说的很对,是我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之中,我向党和大会作出检讨。”

到此时波兰——立陶宛社会民主工党的大多数代表都已经转变了过来,当然其中还有少部分的保守派,而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这部分人最终选择了退出波兰——立陶宛社会民主工党,而后这些人组建了波兰民主者同盟,在俄国革命成功后,这些人可耻的成为了波兰反革命分子,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卖了整个波兰。

1897年7月4日下午,南汇午时的一场短时雷雨让天气凉爽了下来,参与俄罗斯联盟**成立大会的各位代表纷纷前来。就在大家互相交谈的时候,叶列梅耶娃突然发现维特和列宁都还没有到,于是向坐在一旁的克鲁普斯卡娅问道:“瓦夏和伊里奇呢?会议应该马上就开始了,怎么还不见他们过来?”

克鲁普斯卡娅淡淡一笑说道:“瓦夏和伊里奇有点事情,不过他们应该也快到了。”

“什么事情啊?难道比今天的事情还重要?”叶列梅耶娃问道。

克鲁普斯卡娅说道:“这件事情现在来说很小,不过对于未来的俄国来说很重要。”

时间退回到7月3日的早上,一大早正在领事馆休息的维特就接到了孙逸仙要求会面的消息,于是便和列宁一起前往孙逸仙下榻的旅馆。“孙博士,不知道您今天约我们前来,可否是对于我们提出的条件有了答复?”刚刚坐定维特便问道。

“不错,对于这件事情我和我的同志们进行了商谈,我们认为贵方提出的条件我们可以接受。”孙逸仙说道,“但是我们也有一些条件希望得到贵方的承诺。”

列宁用英文问道:“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