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6章 唐灭高昌(二)

“陛下,”李承宗拱手行礼奏报,“臣今日所奏之事皆从国事考虑,臣以皇太孙之名起誓,此次请奏与儿女私情没有半分关系。”

“唔。”李渊点了点头,忽然莫名地有些开心。此时他更加关注的是那位能令李承宗在御前对着高士廉发火的女子,而对于李承宗究竟为什么要打高昌,或者说还要不要打高昌,他反而没那么关心了。“这么说来,宫中采买的齿刷和洁齿粉也是那位野辞真所创喽?”

“正是。”宇文士及回应道,忍不住又夸了句,“此物确实惊艳。”

李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李渊宇文士及这话不假,自从月前他开始使用金齿刷早晚洁齿后,确实连进膳都感觉更香了。

“倒是个心思灵巧的女子。”李渊笑道,故意看了看李承宗的表情,将野辞真三个字默默地记在心中。

虽然她也是一介商女,但大唐如今已今非昔比,随着两季水稻的推广和水稻育种的不断优化,大唐粮食的产量以比往年多出了一倍有余,再加上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日益蓬勃,目前商业在唐朝的发展已经不知道比在隋朝时好了多少倍。如果李承宗愿意的话,让他纳了这个野辞真做个侧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李渊从九成宫回来后就已决意要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李承宗,既然作为未来的天子,那开枝散叶就是稳定江山社稷的大事了。

“陛下,”侍中王珪的进言打断了李渊的遐思,“臣以为,现如今我大唐粮产丰富,民生富足,大唐与西域诸国的通商之路只会日益重要。那高昌王麴文泰正是仗着高昌距离长安遥远,笃定我朝天子不会兴师动众一举伐之,所以才敢日渐嚣张,起了不臣之心。如今已有诸多西域番国深受其扰,高昌之东的伊吾可为我军西征的重要基地,再加上高昌之西的焉耆也与我朝结好,如若焉耆能允诺出兵与我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相信唐征高昌之战必捷。”

“臣附议。”韦挺附和道。

一时间,殿内又响起了战与不战的两派声音。宇文士及与高士廉强烈地表示反对,王珪、韦挺与马周则力挺皇太孙李承宗的提议。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太孙太傅兼左仆射魏徵居然没有和李承宗站在一边,他虽然嘴上说着表示中立,但话里话外却都透露着“征战不易、劳民伤财”之意,颇有批判李承宗“好战”之嫌。在殿内所有人都表态过后,褚遂良姗姗站队魏徵,道了句“西域之国,攻不易,守更不易”,便未在多说。

李渊将殿内的众人一一扫视一番,忽然想起之前他心中最擅卜问的“圣医”程子芩,便说道:“众卿说言,朕已心中知晓。此事待朕深思几日,再做定夺。”

随后便又岔开话题,开始了下一个议题。

曲池坊凝香苑膳堂内,李承宗坐在程子芩的对面正三心二意地用着膳,心情不好直接导致他的胃口也不佳。程子芩看着李承宗闷闷不乐的样子,又想起午后宫中传来的唐皇李渊的召见口谕,心中便已猜到了七八分。

“应该是西征高昌的事进展得不顺利。”程子芩心想。她拿起汤勺给李承宗舀了碗豚骨莲藕汤,然后又细心地撇去汤面上浮着的一层油脂,轻轻地放到李承宗的手边。不知从何时开始,她游刃有余地掌握了苏木师兄待她的那一套悄无声息的体贴法。只管默默地关怀,从无过多的言语。这种涓涓细流般的温和很容易就让人习惯,然后就默默化成了他周围空气,存在时不能每刻察觉,但却一刻也不能失去。

“唉。”李承宗叹了口气,刚喝了两口,就放下了汤匙。见程子芩正坐在对面自顾自地享用着美食,看上去似乎没有一点即将发问的样子,便忍不住又撒娇道:“别人家的娘子整日里都是郎君长,郎君短的,为何我家娘子从来都不会嘘寒问暖呢?”

“哦?”程子芩抬起眼笑道:“那敢问我家郎君是想住在娘子嘴上,还是被娘子放在心里呢?”

“就不能两者都要吗?”李承宗着实霸道。

“既要又要可不行。”程子芩莞尔一笑道,噎得李承宗更加吃不下饭了。程子芩看着李承宗既委屈又有些幽怨的表情,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继而又一本正经地启奏道:“殿下不必担忧,陛下已差人召臣明日入宫觐见,还特别叮嘱让臣带上臣的龟卜。臣以为,如若不出意外,殿下所求定能成事。”

“哦。”李承宗勉强地笑了下,也许程子芩永远也无法明白,他想要的并非是让她去替他解决问题,而是他从小都可望而不可得的那一份可以填满他内心的温暖。

“其实,孤并非是担忧西征高昌之事。”李承宗说道,毕竟他在平灭东突厥之前就一早听程子芩预言过了。“孤只是有些失望,太傅魏公此次没有站在孤的身后。”

“哦。”程子芩终于明白了李承宗不开心的原因,她稍作思索后问道:“太孙殿下可愿魏公做一名忠臣良相?”

“那是自然。”李承宗回复道,“但这与坚定不移地支持孤并不矛盾。”

“嗯。”程子芩笑了笑,接着说:“可如若殿下不知西突厥可汗会对高昌王背信弃义呢?”

李承宗转过头看向程子芩,一言不发。确实,习惯了借助她的天眼来看未来,在现下事情的判断上,他也失了部分的客观与公正。

程子芩继续说道:“长安距离高昌确实路途遥远,行军不便,补给困难,如若西突厥当真和高昌联合起来绝地反击,殊死一搏,集结哀兵之气,此战结果如何当真尚未可知。魏公不惧君威,不倚亲近,忠君为国,不念己身,是为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