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番外:高句丽(一)

可天不遂人愿,八岁即位的高平成只做了十五年的王,暴毙时,年仅二十三岁。

其长子高阳继承王位。

高澄并没有因为高平成的死而放松警惕,他清楚高句丽国内的矛盾,就是在高阳手中得以化解。

在高阳统治晚期,甚至敢于垂涎隋朝的辽西之地。

而其子,便是大名鼎鼎的辽东粪土臣元。

正值高句丽如今主少国疑,高澄决定将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

高齐这台战争机器,仅仅休息了两年,再度运转开来。

如同灭亡宇文氏政权一般,崔澈依旧没有选择御驾亲征,他以段韶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计划挑选一名皇子出任监军,在来年开春,征召战兵十万,河北州郡兵十五万,民夫三十万征发高句丽。

之所以要选择等到第二年在出兵,也是因为高澄清楚,如今的高句丽经过多年内战实际上已经虚弱不堪。

要灭其国,唯一的难点就是要保障后勤。

辽西道路难行,后世知名的辽西走廊,在如今还是泥泞之地,车马难以通行,无论是行军,还是运粮都得经过上千里的山地。

等好不容易走出了山地,又有南北千里,东西两百余里的辽泽地挡在前面。

后人都知道杨广三征高句丽,但其实在杨广之前,杨坚就干过一次,他命高颎辅佐汉王杨谅,领三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征讨高句丽。

结果连高句丽人的面都没见着,三十万隋军,死者十之八九,只有数万人逃了回来。

原来,高颎行军至辽河,恰逢天降大雨,一连十余日,道路泥泞难行,后方的粮草运不过去,军中又爆发瘟疫,只得退兵,沿途病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至于水师,也没好到哪里去,才出海不远,便遭遇了风浪,船只折损过半。

高澄将出兵时间定到明年开春,一来是考虑到夏季出兵,无论气候,还是路况,都要好走一些。

其次也是要抽出时间,先往辽东囤积物资,届时,也不用再千里迢迢从幽州运输。

而段韶与监军则会提前率领脱产战兵,往辽东集结,看护粮草物资。

高澄并没有指定监军人选,而是召来晋王高孝璋、秦王高孝瑜、赵王高孝琬以及鲁王高孝瓘,让四人抽签。

众所周知,诸子之中,也只有这四人最得高澄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