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这人真的太体贴了,是会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也很少看到他单纯批评不鼓励的,最主要的是,他既不像张良、范增那种“呵,大秦,有什么好的,迟早完”的十分厌恶大秦的状态,也不像刘邦那种“来,今天我跟你们讲讲这大秦有多好”的十分拥护大秦的状态。
萧何比较正常,是个能正视大秦的缺点和优点的人。
要是韩信的想法被刘邦听见了,高低得解释。
不是他非要夸大秦的,如果不多夸几句,到时候教出来一群厌恶大秦的学生,他会被嬴政给活剐了吧
虽然可能没有这么严重,但是也有资敌的风险。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直接把这俩个人都给扔出县城,在刘邦的上奏得到了许可,但是需要他自己努力把原来的会稽郡郡守干倒台之后。
刘邦就感觉,有点帮手是比没有帮手更重要的。
于是开始走怀柔政策,试图让这俩开始帮自己做事,好在有些效果。
甚至有了点一山不容二虎的感觉,范增和张良那是从各个角度开始鄙视对方的能力,并且表现出自己的优秀。
而刘邦这个野路子,也是靠自己的“身负龙气”“奇货可居”,成功在没有皇位的情况下,拥有了皇帝的制衡能力,有效地平衡了两个高智商谋士的内讧以及缓解了他们对立刻反大秦的思想。
总之也挺难的,刘邦累够呛。
天书教的造纸术,两人都十分有把握能做出来,也都想比别人先造出来,现在可是卷得很。
而班上的学生,也成了这俩人角逐的战场,做实验,特别是这个一看步骤就挺多的实验,是需要有人手的。
范增和张良,很快从旧识变成了有竞争的关系。
“子房啊,你就别跟我这个糟老头子争了,我不像你啊,你还有那么多的属下可以帮你,我这儿少了人,就真的是要我这个老头子自己去扛了。”
范增说得可怜兮兮,如果不是在场都知道他扛个一两百斤根本不费力,依旧健步如飞,就相信他嘴里的,他只是个普通的柔弱老人了。
老人是老人,但和柔弱没关系,如果赢荡能活下来,大概老了就是这么个状态吧。
一拳能打五个。
张良不吃这一套,他只知道,“我那些人都不怎么懂。”
那倒是确实,他们几个人讲课都得先在课前互通有无,以免互相理解的有所偏颇。
一个人的学习力量总归是不如众人的。
至于这几个人的学习进度,刘邦是在里面负责当普通人参照物的,效果很好,已经被张良强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