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一章 珍惜美好生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仲春的上午,在赵兰埠口村北的沙河大堤上,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走一边说着笑着。

此时春光明媚,和煦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空中不时传来百灵鸟欢快的鸣叫声,河堤上两排高大的杨树枝繁叶茂,一片片树叶闪耀着翡翠般的光芒,沙河两岸的柳树像一位位多情的少女,婀娜的柳枝迎风飞舞。一艘艘轮船行走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为这个美丽的春天又增添了不少生机。

这四位老人是杨家康夫妇和林坤夫妇。早饭后,杨家康老两口步行来到赵兰埠口看望林坤夫妇,他们喝茶聊天,谈得非常投机。

杨家康看了看手表就站了起来,“十点半了,俺俩回家,改天再聊吧。”

“老杨,今儿上午你俩不走了,咱老哥俩喝两盅。”林坤说道。

“改天再喝吧。”小秋笑着说,“俺俩来的时候,淘气媳妇去跟我说,今儿晌午他们家包饺子,请俺俩到时候去他们家吃饭,我也答应她了。”

“既然这样,俺就不留你们两口子了。”灵芝说道。

林坤夫妇就出来送客。

五十年代,杨家康夫妇都参加了乡里的宣传队。由于柳扎根不仅能表演渔鼓道情,而且能拉会唱,小秋唱的曲剧也很受群众欢迎,他们很快就成为了乡宣传队的骨干。

后来,各乡的宣传队到县里汇报演出,杨家康小两口的节目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县里组织优秀节目到全县汇演,杨家康和小秋在全县有了名气。

几年后,广川县政府要成立曲剧团,县里抓宣传的艾县长任命杨家康为团长,让杨家康和小秋负责组团。杨家康夫妇从原来各乡的宣传队里挑选了十几名精兵强将,又在全县的青年中招收了二十多名学员。

县曲剧团成立后,杨家康和小秋一边参与演出,一边还要教授学生,他们就把家搬到了县城的剧团,甘氏也随他们去了县城。

又过了几年,甘氏无疾而终。杨家康夫妇就把甘氏和辛洪葬在了一起。他们一家住在剧团,每当春节、清明节或族里有事的时候,他们才回家看看。

邓州、新州和他们的三个妹妹成年后都在县城找到了工作,他们都把家安在了县城。

杨家康和小秋同一年退休。退休的前一年,杨家康出钱让杨诚找人把他的几间老屋扒掉重建。退休后,杨家康老两口就搬回了柳家湾。

林坤和灵芝成亲的前几年,灵芝一直住在娘家。等到林坤分了两间住房,灵芝才带着儿子搬到了县城。

林坤后来给灵芝找了一份在县委招待所当服务员的工作。

八十年代初,林坤离休,灵芝在一年后退了休。他们就搬回赵兰埠口居住。两年后,杨家康和小秋也回到老家安度晚年。他们见面的机会又多了起来。去柳家湾见杨家康的时候,林坤也时常会找黄克俭和柳胜那些人聊天,有时他们就在杨家康家喝上一杯。

人到晚年,过去的那些岁月常常会涌上心头,林坤也是如此。

这天夜里,灵芝又一次被林坤的声音惊醒。

“报告首长,穿插连前来报到,应到一百五十人,实到十六人!”

林坤又挥舞着手臂,“同志们,冲啊,杀啊,为战友报仇!”

灵芝按了一下床头的电灯开关,卧室里顿时亮堂了起来。她摇了摇林坤的身子,“老头子,你又做梦了吧?看看你头上的汗!”

林坤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