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五章 杨谚的偶像

红遍大江南北的诱惑的确大,但杨谚始终有一份理智在。

他会的曲子的确不少,但他敢写么,他敢写那些情情爱爱,就有人敢抓他个措手不及。

也确实有几首歌不是踩红线的,杨谚还想留着以待将来,至于其他没有斗争性的曲子还是留着压箱底吧。

再说这一次创作属实是因缘际会,情感上讲,这首歌的确是纪长波讲志愿战士事迹给激出来的,后世他没有机会,但现在他可以用歌曲向战士们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这就足够了。

功利上讲是搭上一条人脉,以前喊周镇南首长现在都喊叔了,他和卢园这对师徒的心思差不多,都觉得周镇南这艘大船稳当,想搭船。

一路直奔万寿寺街,这是总政文工团的位置,文工团,就是文艺工作团的简称,文工团起源于二九年组成的宣传队。

国家建立以后,文工团逐渐正规化、专业化,在五零年底,全军专业文艺单位有三百多个,人员有将近七万多人,随后几年又各有精简,但总政文工团就是就当之无愧的老大。

现在下设话剧团、歌舞队、评剧团、越剧团、京剧团和曲艺杂技团,直到六十年代才会精简为歌舞团、歌剧团和话剧团。

杨谚下车贪婪的环视了一眼,这都是后世看不到的色彩啊,很明显的一个苏式建筑,透露着严肃与冷冽。

“那一会我就不介绍了,我就跟他们说你是跟我来参观的。”杨仕铨还没进门,就已经把一切考虑全面。

杨谚自然求之不得,连忙点头,这样最好了,有张虎皮还不用当狐狸。

“但有什么建议,你还是要提一提的,毕竟你是原作者,心里肯定有底稿了。”杨仕铨还是想把节目呈现的完美一点的。

杨谚连忙摇头,就想要推辞,杨仕铨了解他的心思,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道:“悄咪咪的跟我说就成。”

杨谚这才没吱声,俩人进了门,一路直走,他哪也不认识,就闷头跟着杨仕铨直到排练厅,里面人员站着队列,看样子已经有模有样了。

杨仕铨一开门自然有眼尖的看到了,小跑着迎了过来,口称同志,杨仕铨笑着点了点头,喊了声“小王”。

然后指着前排一个椅子道:“伍子,你就坐那,不许随意走动,别打扰了人家排练。”

然后又笑着对小王说些辛苦了之类的话,丝毫没有介绍杨谚一下的意思,甚至于态度都比刚才在车里次了一等不止。

杨谚却美滋滋的坐到了杨仕铨指定的位置,不是他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是他知道这种语气代表着什么,这是当作自家人才会有的语气呐,不是家里人谁这样说话。

杨仕铨被小王领到了台前,领导来了自然是要先“讲两句”的。

杨谚忘记从哪看到的名场面,一个领导看似亲民,上台之后直接说:我今天讲话就只讲三点,人们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然后领导继续道:下面我直接说第一点,这個第一点包含了九个小点......

杨仕铨自然不会那么没数,上去先道了个歉,休息日还要排练,人们或多或少都是有些怨气的,然后又强调了一下任务的重要性,并且表示从今天开始自己就会“驻扎”在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他随时解决。

杨仕铨语气温和,洋洋洒洒讲了七八分钟,杨谚看着那些队员肉眼可见的士气高了起来。

杨谚再次感叹当领导还真是一门艺术,不是所有人都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