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十八年春天,恒霁迎娶了白静晨做为太子妃,皇帝基本放权给了恒霁,而宣平也开始将手中的一些事务转移给太子妃。
但暗探之类的势力却是要直接传给恒霁的,不是所有的皇后都能如宣平一样与皇帝共治江山的。
这年十一月,恒霁迎来了他二十岁的生辰,也接到了他父皇的传位圣旨。
朝臣们早有心理准备,甚至礼部的人早就在暗中预备登基大典了。
十二月二十,永安帝退位,新帝登基,改国号昌宁,再过十天就是昌宁元年了,宣朝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昌宁元年,永安帝和宣平两人在京中留了一年,将长子扶上了帝位,还得再送一程才好。
好在恒霁对政务早就轻车熟路了,文官有国舅林言领导,武将有国丈白默然压着,宣朝很顺利就度过了权利交接的时期。
第二年开春,永安帝就带着宣平和小女儿恒安开始畅游天下,履行他从前许下的承诺。
夫妻两个游遍了八方风景,遍赏了四时风光,直到永安帝六十岁时,夫妻两人回到了京城,安享晚年。
永安帝征战沙场多年,也曾数次重伤,年轻时还没什么,年岁一上来,从前的暗伤就开始显现,七十岁时于睡梦中病逝于紫宸宫。
那是个晚春时节温暖的午后,永安帝和宣平午膳后还下了一盘棋,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午憩中的永安帝突然伸手摸索着抓住了宣平的手,紧握了一下,似乎带着无限的眷恋,然后手就松开垂了下去。
宣平只感觉自己胸口一紧,双眼发直地盯着自己夫君安祥的面容,手指颤抖着伸出去试了试他的脉搏。
眼泪在一瞬间落下,宣平一手抓着夫君的手,一手抓着自己胸口的衣服,心痛难忍,想要痛哭却哭不出声。
恰好太子带着太子妃来请安,见到了这幕,一面命人去各处报信,一边泪流满面地扶住了宣平,“皇祖母,您节哀啊!皇祖父最怕您伤心了。”
宣平无声的流泪,想要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却哭不出声,直到一口鲜血吐出,整个宫里忙乱起来。
永安帝病逝后,向来身体康健的太后娘娘也突然病倒了,口吐鲜血,不思饮食,精神不济。
太医们诊脉后都说是悲伤过度,除非太后娘娘自己放下,否则没什么好办法。昌宁帝带着弟弟妹妹在病榻前苦苦哀求,却并没什么效果。
短短五天时间,永安帝尚未葬入皇陵,宣平就随之去了,最后帝后的葬礼同时举行,入土为安。
永安帝虽然只当了十八年的皇帝,却挽救了宣朝的危局,让已临近末年的宣朝重新进入鼎盛,可算是中兴之主,所以对于他的庙号,有人提议为中宗、圣宗。
但永安帝的兄弟,五个老亲王却坚持用圣祖,永安帝的功绩不亚于重新创立了宣朝,他担得起这个祖字。
昌宁帝这个儿子也认为自己父皇功高盖世,所以永安帝被后世称为宣圣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