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鸣笛声,像是古老的巨龙,在沉睡中苏醒,向全世界发出了属于他的怒吼。
他们的皇帝陛下,徐梁坐在牛皮软垫上,终于用一声的拼搏,感受到了绿皮车的气息。
治国十年,关于铁路的铺设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选择北京到天津这条线。
这大明各方势力的通力协作下,京津线很快便完成了。
在经过十数次的试验后,皇帝陛下坚持要自己亲自搭火车,这才有了这次远行。
而见证这一次火车出行的,还有各国的使者。
他们感慨着距离这座古老的大国的距离越老越遥远了。
为了让孩子们一起感受工业的力量,徐梁带上了五个儿子,包括尚未开口说话的老五。
太子说是“知道”了,其实未必就是真的知道。相反,在被父亲教育过后,他更多的是迷茫。
千百年来,恐怕所有的孩子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
或许徐梁自己忘了,但他小时候也肯定有过这个疑问。
关于答案,宋人说得最清楚: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宋真宗还有一首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诗绝不是鼓励青少年去读意淫小说,而是劝学。
若追究根本,就连孔夫子都指出:耕地还有饿肚子的可能,学习则必然有禄位在其中。可见学而优则仕是从古至今的通行价值观,区别只是仕然后为自己谋私利,还是为生民立命,这就取决于学者的境界了。
太子的身份注定他不需要“仕”,那么他求学的意义何在呢?
父皇曾经教育他,学习能够充实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书籍是人升华的阶梯,知识使人走向文明脱离蒙昧,这些话总结下来就是一个意思:因为我们不够完善,所以要努力学习,完善自己的人格,升华自己的境界,成为先贤至圣那样的人物。
本着对父皇的崇拜,太子很小就奠定了对圣人的向往。读书之后,凡是修身养性的学问,他都十分用心,那些先生们也很无私地将圣人言行告诉他,将如何成为君子。乃至于圣人的路径指给他。
然而走着走着,他发现父亲反而不认可他了。
这是因为自己走偏了么?还是因为父皇应了那个“叶公好龙”的典故?
太子在后来的行程中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看着窗外闪过的林木和田野。他已经从蒸汽时代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不再像几个弟弟那样仍旧充满了兴致。他发现父皇也拿出了一本《化学》的杂志读了起来,仍旧是孜孜不倦地完善着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