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一十一章 长安一空 司马西顾

这篇文章正是谯周所写,在这篇文章中,谯周为顾忌许靖脸面,特意虚构出因余与肇建两个国家比作大汉与东吴。

而文章内的老者伏愚子自然就是许靖的化身。

伏愚子说的每句话,皆代表着许靖的观点,而绝的是谯周对许靖的每一条观点都进行了驳斥。

文章最后以“伏公惴惴,是为何故”为结尾。

而这八个字,正是长安城内有许多人想问许靖的话。

谯周的《仇国论》既有理有据,又完全迎合了城内主战派的想法,故而很快就在长安城内收到了追捧。

另外谯周的身份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注意。

谯氏一族的没落,与糜旸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谯周身为谯氏一族没落的最大受害者,却能摒弃前恨,大力公开支持糜旸,这不恰恰证明了糜旸的举动,是人心所向吗?

许靖自上书后,一直在关注着城内局势。

不久后,他便看到了那篇《仇国论》。

这不看还好,看完后许靖差点没被气晕过去。

许靖有想过会有人以文章辩驳他,他却没想过,面对别人的辩驳他竟无法做出回击。

许靖是要脸的,既然无法反驳,那么许靖亦不会自恃高位,行一些盘外之事。

而在许靖沉寂后,原本支持他的那些大臣,亦在《仇国论》的攻击下节节败退。

“伏公惴惴”这四个字太有杀伤力了。

一直在暗中观察局势发展的诸葛亮,眼见着不惜一切主战的论调已然占得上风,他召开了一场大朝会。

于朝会中,主战的论调在大殿内激烈响彻,听得刘禅红光满面。

大汉上下,这一刻都愿意倾尽全力支持他们的大司马!

既人心如此,诸葛亮就顺水推舟了。

在这场大朝会中,诸葛亮定下了全国全力支援荆州的战略。

当战略定下后,长安城内的各官署一时间都立刻行动起来。

而要说动作最快的,自然是长安城内的一众青年才俊。

长安诸俊杰们,皆在董章的暗中说动下,自发的收拾行囊,携带兵器蜂蛹着从长安城内飞奔而出。

他们的目的地,正是糜旸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