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3章 你这浓眉大眼的

而刘辩只问了一句话:“公要多少名额?”

蔡邕张口就来:“太学一万,鸿都门学三千!”

刘辩:……

刘辩知道,蔡邕口中的这一万三代表着免除赋税徭役的诸生数量。

原本刘辩觉得国家收入提升了,他以后花起钱来也能大手大脚一些,但他现在才发现,国库里多了三五斗,但却引来了来自各方“觊觎”的目光。

谁都想为自己所在的府衙所争取些钱——他的岳父蔡邕,多么有君子之风的一个人,但就是这么一个浓眉大眼,竟也打起了国库新增钱粮的主意。

而且蔡邕还取了个巧,并未只为太学扩招太学生,还包括了鸿都门学。

——你不是蔡邕,把那个坦荡荡的君子给我还回来!

所以,在蔡邕张口就来后,刘辩也来了一句张口就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蔡邕并未因此而停下打算,反而继续劝道:“陛下,昔日雒阳文风最盛之时,有太学生三万,遂为一时之美谈,今国朝昌盛,正是兴文教之时!”

瞧瞧,为了多收一点学生,蔡邕已经做到了如此地步,竟都开始这么公然夸奖起他来了。

刘辩也知道蔡邕为了汉室的教育事业操碎了心,对于蔡邕的请求,刘辩也不能全然否决,教育的好处无需多言。

当即他在思索之后说道:“太学出了三千五百人,朕便准太学明年三千个减免赋税徭役的名额。若是公还想为太学扩招,那便多招一些自费的太学生,多收些学费,以补郡国失去赋税徭役的损失。”

最初听到刘辩只给太学三千个名额,蔡邕正要说上两句,总不能国库的收入多了,太学生的数量还减少了吧!

后来听到刘辩愿意用多收的学费来补免除徭役赋税的太学生,蔡邕则细细想起了其中的可能性——即便是权贵子弟,因为子孙众多,也不可能全都获得进入太学的资格,而且近年来太学日渐红火,虽还比不上那些阀阅的家学,但却是个增长资历、寻找机会的好地方。

一旦放开收取愿意付费富贵子弟,蔡邕觉得最终达到他所求万人问题应该不大,也就没再纠结了。

见到蔡邕接受之后,刘辩继续说道:“至于鸿都门学,便先扩招两千,以观后效吧!”

太学三千,犹犹豫豫,门学两千,张口就给。

见到这反差的一幕,蔡邕虽然知道鸿都门学人少,近些年他也看到了鸿都门学的作用,但心中还是不免有一个想法——该不会等到某一日,太学被鸿都门学超越了吧?

但他随即将这个想法抛出脑海,太学研究的是经典,是大道,鸿都门学所教授的虽也是利国利民之事,但却是小道。

虽不能因为其是小道而荒废,却也不至于为了小道而舍本逐末。

蔡邕还算满意的离开了。

而刘辩则暗自感慨道,国家的岁收多了,可花钱的地方也多了。

蔡邕不是第一个找准机会同他要钱的公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