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东北之后不过三四年,赵天麟每年负责制作的预算,就已经超过上亿银元。在赵天麟当上副总理,负责科教文卫领域,每年预算动辄百亿以上。
这也是赵天麟后来选择离开政府的原因,副总理的职务有着太过于巨大的责任,赵天麟认为自己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
赵天麟承担不了,何锐却能释重若轻,通过制定政策,培训人才,选拔人才,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当年的万亿银元。运营每年万亿为单位的经济,靠的就是中央政府强大的经济运营部门。
利益集团可不是一群邪恶实业资本家或者金融资本家勾结一些贪污腐化的官员,在什么阴暗场所里斩鸡头烧黄纸,歃血为盟。
哪怕是在农业时代,有能耐的正经人都不干这种事情。这种小团体的确有,不过在一次次的打击中早就被一波波打掉了。
真正的利益集团是基于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以各个环节的专业化为基础形成的上下游生产集团的合作关系。
譬如,实业集团在何锐的产业链政策中经过一次次的竞争,进行了分化重组,再分化再重组。现阶段形成了上干家大型国有型、股份型、内部劳动者共有制的企业。以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家为这些大型企业提供各种零组件以及相关服务的中小型企业。
金融派政策主导局面的话,只要外国企业向中国资本放开入股限制,中国资本肯定要投资最有效益的企业,而且不管这些企业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要为这些企业打开市场,让它们茁壮成长,为中国赚取最大程度的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打击,不少产业因为资本的全球布局而出现国内企业因为失去了政策支持而倒闭。
但基于产业资本的利益,而反对资本全球布局就是错的么?赵天麟并不这么认为。
何锐早就说过,如果把全球其他国家的工业产能全都干掉,全球国家经济就不可能发展,现在富裕的欧美市场直接完蛋。中国打赢了战争,收获了全球经济危机……何苦来呢!
同样,为了全球产业布局就让中国产业政策让步,这就对么?肯定也不对。
中国让全球发展起来了,自己产业空心化,全国民众吃一口金融提供的福利和残羹冷炙?
那可是罗马覆灭时候的熊样。
不管是金融利益集团还是产业利益集团都知道,金融和产业都要良性发展,良性合作,良性竞争。
何锐在世的时候,各个利益集团都认为何锐能够抓住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关键点,让各个产业和利益集团都能健康发展。哪怕是在“消灭落后产能”过程中引发了一定阵痛,但是这种阵痛随着科技进步,新产业发展,成年人再教育,以及覆盖全国的全民社会保险,最终靠发展生产力解决了生产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何锐在世的时候赵天麟也知道这些,却始终没办法有什么真正的感觉。毕竟,赵天麟是真认为何锐可以活到80岁,而不是55岁就去世了。以何锐的能力以及威望,可以让任何争论都限制在适可而止的范围内。各个利益集团内部的激进派敢跳太高,都会被其集团内部的人先给按住。
至于李润石能不能做到何锐做到的程度,赵天麟当然期待李润石有这样的能力,甚至希望李润石能够比何锐做得更好。但赵天麟却很没有信心。因为赵天麟并没有在李润石身上看到能够成为下一任“独裁者”的气质。
李润石推动的是民主集中制,常委们负担起各领域的责任。这是对何锐政府制度的一次深刻的改革。
何锐政府时代,很多事情根本不会上会讨论。不用上会讨论的事情,自然四两都不到。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确是个大国,但何锐在世的时候,一个战争决定下达,就能让美国在战争中伤亡的军人数量超过其总人口的6%。同样,何锐认为从战略角度看,中国不要消灭美国。所以美国主体领土就不用遭到中国的全面入侵。
在李润石政府内,这种事情可就要上会讨论。上会讨论就是上秤!不上秤的时候,啥大事都可以认为四两都不到。上了秤,看着四两都不到的东西,一干斤都打不住。这意味着李润石政府的内部博弈将比何锐政府激烈的多。
所以赵天麟也有些搞不清楚司徒雷登是怎么想的。司徒雷登好歹是个在中国出生,并且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学者,少年时代还回到了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赵天麟觉得司徒雷登不至于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明白吧?
思来想去,赵天麟最终还是心软了。不管怎么说,美国内战双方的出发点与目标都不是为了损害中国利益。赵天麟在美国读的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份香火情让他不能对美国的未来不管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