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想以及其亲友的工作特殊属性,许多事物反而他们不能沾手。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家的财富,在国家经济飞跃的这些年里,呈几何倍增长。
也许这庞大的财富会让人眼红,但却让旁人无可指摘,因为每一笔的来去都是堂堂正正。
李想的财富来源,大概分为几个渠道。
首先是专利费,当国内的专利法公布,并与之国际专利法接轨的那一天,凡是他研究出来的技术,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靠上面来按照交易额,酌定给予他一定数额的补偿。
虽然专利并不由他一人独享,还有家的占有部份。
可是就这部份他能拿到的国内外专利费,每年已经是天文数字。
尤其九十年代,初步对外开放他的部份专利时,当时被派去谈判的人,被李想特意叮嘱过,钱要拿,占股也要拿。
那些在八十年代中期被李想直接断代的巨无霸公司们,正在迫切需要新型技术焕发生机,当来自东方的国企,提出拿股分换技术使用权时,虽然在谈判过程中极力挣扎,以及来自外部的干扰和施压,最后到底还是跪倒了在新技术面前。
李想要求的不高,他根据这些公司的体量,只提出了10%—20%的占股要求。
而且还在合同中标明,平时占股的国企并不动用经营权和投票权,除非该公司的决策被认定涉及国土安全和不当竞争,才会动用以上的权利。
也就是说,只要被占股的巨无霸公司乖乖听话,专心经营,东方国企就是最无害和友好的投资方。
也正是有了上述的这一项,算是对双方都算是安全线的合同条款,李想所设想的种种布局,才得以实现。
对嘛,国货这个赛道上的钱,怎么漏下呢。
大鱼肉虽多,小鱼味也很鲜呐,家不同与人这样的个体,老母亲的“消化系统”还是很好的,再多的吃食也撑不坏。
老母亲吃的开心,李想在这后面捡的也很开心。
秋芳华这个负责家里收支的女主人,就更开心了。
当李想递过来的存折上,标记着多达十位数的数字时,她人已经傻了。
而李想后面说的那些,什么每年都会有,或是金额会一次比一次多,这时,她早已听不见了。
不是秋芳华没见识,只是这個金额实在是太吓人了。
在人均收入不足2千元的时期,突然蹦出来一个年收入多达十几亿的怪物,这放在谁身上都会觉的不可思议,甚至怀疑人生吧。
是,之前李想的年收达几十万时,也是个中翘楚了,秋芳华早就应该习惯了才是。
可千辛万苦飞到天花板,和只能飞到天花板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能力到顶了,后者则是被界线而拖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