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微微颔首,“还有吗?”
夏长胜不傻,他看得出大老板对他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
脑海里不由回忆着那份火炬集团年初提交的三年发展规划。
思索良久后,脑中灵光一闪。
“可能还有一点保守。”
“具体说说。”
看着大老板平静的眼神,夏长胜知道自己猜对了。
作为红岩,跟在大老板身边多年,他对徐良的一些理念也有一定了解。
“彭志宇制定的火炬发展规划,几乎把90%以上的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传统变速箱、汽车底盘、火花塞等配件的研究上。
对电池、电控、电机投入不够多,也缺乏详尽的规划。”
徐良叹道:“当初我跟他交代过弯道超车,把更多资源放在三电研究上。老彭跟着做了,他觉得以现有的条件,十年之内电动汽车根本不可能实用化。
所以先做技术积累,一开始不用投入太多资源。
等电池密度提升上来了,再投入巨资开发三电系统也不迟。
公允的说,他的决定确实没问题。
按部就班,用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获。
但。
这不是我想要的。”
他想要的是真正把电动作为火炬集团未来的发展根基,汽车、工程车辆、货车、重型货车、环卫车、校车等等。
都要从现在开始积累电动技术。
由小见大,先易后难。
他想要让火炬成为华夏的‘特斯拉’,而不是什么都准备好了才下场。
他给火炬投入那么多资源,不是让它成为平庸的追随者。
“您应该跟彭总沟通一下。”
徐良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