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章 第十四回 风云际会

花几朵笑笑不语。

注:一、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朝代的京城保卫人员的详情:

1、周是我国第一个有年代可考的王朝,《周礼》中叙述可周朝的禁卫体制。周朝将禁卫军按照其任务区分为“腹心之兵”、“重兵之卫”和“环列之兵”三部分。担任宫廷宿卫的禁卫军称为“腹心之兵”,由宫正、宫伯统领,兵士由士大夫阶层的贤良子弟担任,专门负责宫廷的警卫。

2、秦朝实行皇帝、皇宫、京城三级保卫体系,即由郎中令率领郎官等贴身侍卫部队守护皇宫殿内,形成皇宫的核心警卫;由卫尉率领卫士守卫皇宫殿外和宫墙之内,担任宫门守卫,形成环卫皇帝的第二道防线;由中尉率领的禁卫军负责皇宫之外宫城的警备,形成拱卫皇帝的外围防线。

3、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特别是禁卫制度在秦朝制定的皇帝、皇宫、京城三级保卫体系的基础之上又一步完善。汉朝初年,设置郎中令负责皇帝的核心警卫;设置卫尉负责皇宫殿门之外,宫门之内皇宫禁卫;设置中郎掌握京城卫军,负责京城治安保卫。

4、魏晋南北朝时期御林军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曹魏时期,禁卫体制基本沿用秦汉模式,设置了宫殿、皇城、京师的三条防线,但有结合战乱频仍、政局动荡的总形势,进一步加强了以精锐部队为主的禁卫力量。

5、隋炀帝继承并改革北周军制,将中央禁卫军设置十二俯,太子东宫禁军设置东宫十率。

6、唐代的禁卫军制度规模远远超过汉代,其中央禁卫军分为南北衙兵两个系统,职守各有侧重,共同担负皇帝、皇宫和京师的警卫任务。此外太子还掌握一支相当规模的禁卫武装,设置太子中左右卫率俯、太子左右司御率俯、太子左右清道率俯等,分别负责东宫的警卫安全。

7、宋朝禁卫军沿用后周旧制,设置侍卫亲军司,统领马步禁军;设置殿前司,统领殿前诸班以及马步诸军。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并称为二司。

8、元朝。1263年,忽必烈设置枢密院管理全国军事机要,负责宫禁宿卫,继承了成吉思汗的旧制还建立了强大的侍卫亲军,分别担负宫廷和都城的警卫。侍卫亲军初称武卫军,约3万人,后改为侍卫亲军,分别设置前、后、左、右、中五卫。此外,还有东宫、后宫侍卫亲军左右都威卫,左右卫率俯,卫候司等,专门负责太子的和皇后的警卫。随着禁军数量的增加,根据任务,元又创建了围宿卫、依仗军、邑从军、看守军、巡逻军等。

9、明朝设置“上二十六卫”担负宫廷警备,建立了一套防卫与治安制度。所以明代的禁卫军不同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禁卫军,他既是京城的守备力量,又是对外作战的主力。

10、清朝。清朝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集八旗兵力过半约十万余人于京师(北京),号称“禁旅八旗”以保卫皇室和都城的安全,其中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辖,为皇帝亲军,是清朝禁卫军的核心力量,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分领。“禁旅八旗”按照任务又可以分为郎卫和兵卫。郎卫由满蒙贵族子弟组成,负责皇帝的安全。兵卫负责守卫京城、皇城、禁苑和随从皇帝出巡、狩猎等。

中国古代的历代京城的定都地点:

1、夏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后迁阳城(今河南登封),斟鄩(即二里头,今河南洛阳偃师),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南),又东迁商丘(今河南商丘),又迁都纶城(今河南商丘东)。

2、商都亳(今河南商丘),后西迁嚣(今河南郑州),后又西亳(今河南洛阳),后又迁相(今河南安阳内黄县),后又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末迁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

3、西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洛邑(今河南洛阳)。

4、东周都雒阳(今河南洛阳)。

5、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6、新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7、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汉末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洛阳、许昌、邺城、长安、谯号曰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