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首先感谢一直陪伴并支持我的朋友,你们一定是真正《三国》的爱好者,因为不是真正的《三国》爱好者绝对看不到最后。仅仅喜欢三国文化,不熟悉三国时期的地理、政治知识,大概也是看不下去的,在储备这些知识之后,还得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所以这个故事对读者也是挑剔的。
写这个故事的初心是因为意难平,说来挺可笑的,意难平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抖音主播人云亦云对诸葛亮的抹黑,对孙权的唾弃,还有对于刘备的仁义的质疑,所以笔者根据自己对三国人物的理解结合地理、政治、历史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假想和加工。
笔者笔力有限,精力也有限,做不到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生态揉碎了给读者看,因此,如果你不喜欢这本书或是笔者的观点,我在此真诚的给您道歉了,因为我浪费了您宝贵的时间。
读小说读过爽文,主角振臂一挥,王霸之气一散,顿时就有英雄豪杰纳头便拜叫大哥,誓死跟随。不仅仅如此,主角还会结识很多美女,而且那些美女还都要投怀送抱,自荐枕席。
这种情节我不知道你们读起来荒唐不,反正我觉得荒唐,怎么想都荒唐,可是如果这个主角叫刘玄德,这就不荒唐了,不仅不荒唐,这还是历史。过来的兄弟那都是满天下数一数二的,过来的美女不是超级富豪家的白富美,就是超级权贵家的“小公主”。不得不说,有时候生活比小说还荒诞。
这样的主角已经够亮眼了,跟着这样的主角应该黯淡无光才对,可诸葛亮就像黑暗中的灯光一样,在华夏历史上闪亮了二千年,而且还会继续闪亮下去。
易某某讲评三国之时,居然引用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军事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亦!”单单这还不够,他又用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置容为长,其谋为短,米明之干,优于将略。”来充实自己的观点。这点让笔者对他的感觉从一个博学的教授变成了哗众取宠的“网红”。
当初《品三国》大火之时,笔者也仔细认真的看了,觉得他为曹操洗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不能接受的。可能他也怕被喷,最后给出的解释是诸葛亮的打仗能力低于治军能力,治军能力低于政治能力。
随着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公众号不同程度的去抹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笔者为丞相鸣不平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提起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就不得不说孙十万,因为孙十万在现代网络里面也是个悲情人物,很多人只看到了“白衣渡江”、看到了“断发赚曹休”却没有看到孙权作为大帝的一面。
若要说孙大帝对诸葛亮的影响,就不得不说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之后,刘备打下了荆州南部四郡,为了打通通往益州的通道,刘备向孙权借了南郡。
从209年开始到219年汉中之战结束刘备成为汉中王,整整十年时间,刘备一直在打仗,而且有了诸葛亮和法正的加持,此时的刘备已经输少赢多了。
这个时期,孙大帝在做什么呢?孙大帝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交州,历史上能看到的就这些,但是历史上有些事情需要连贯起来去看,一旦连贯起来,就知道孙十万为什么也叫孙大帝了。
前面已经交代过,汉中之战刘备耗尽了刘璋父子在益州的三十年积蓄,可以说打到后来刘备虽然赢了,但是也无力继续再战了。不同于刘备的资源匮乏,已经坐拥九州的曹操很明显能更快的恢复元气。
此时刘备应该是有担忧的,于是让关羽北伐。关羽的北伐之时,蹊跷的事情就出现了。而且是一件接一件,将这些事情串起来就知道孙权到底在这十年做了多少事情。
第一件事,士仁、糜芳的投降,他们两个都是跟随刘备几十年的老人了,尤其糜芳,还是刘备的小舅子。根本没有投降的理由,这二人偏偏投降了,这二人的投降直接导致了失荆州,当然,笔者认为自从关羽中了陆逊的骄兵之计,荆州就基本上要丢了,不管有没有白衣渡江,荆州都会丢,但是攻打下来是一回事,策反守城将领投降是另外一回事。
笔者实在不敢相信,吕蒙就这样跑到公安给士仁说,你投降吧,士仁说好。然后吕蒙到了江陵,江陵守将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也投降了。要知道当时关羽拿下于禁的降兵,手里的兵马已经六万了,只要给关羽送信,关羽再不济也能带兵回来守城的。东吴鼠辈什么时候也有“王八”之气了?这个不蹊跷么,?
第二件事,关羽作为刘备的方面军总司令,被孙权杀了之后,后面发生的事情更让人费解,刘备的步兵元帅张飞死的太过玄幻,在刘备讨伐东吴出兵之前,张飞突然被张达、范强所杀,这二人本是张飞的部领,临阵杀主将,这事不蹊跷么?杀主将可以,自己的家人怎么办,如果家人还在蜀汉,他们不敢造次,如果家人已经不在蜀汉了,那这二人杀张飞就绝对不是临时起意的!
第三件事,刘备率军四万夷陵兵败之后,在南中的雍闿发动了叛乱,然后高定和朱褒响应,而且,雍闿叛乱是士燮挑唆的,这事蹊跷不?
第四件事,汉嘉太守黄元素举兵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