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可能,但视频和照片分明就在那摆着,问题出在哪里?如此不靠谱的事情,难道考古研究院能解开谜底?王科长说套箱里的随葬品全是稀世珍宝,套箱里装着什么稀世珍宝?
刘云清教授决定派他的助手小江到北京考古研究院去看看。
小江名江敏,小江比蒋凌菲早到研究院两年,两人都住在研究院提供的集体宿舍里,所以,她们两人既是同事也是室友。江敏读书时也是学霸,但她不是学的计算机,而是中文,小江爱读书也爱写作,性格与蒋凌菲一样,开朗大方且好奇心很重。两人志趣相投,性格脾气相近,自然就成为特别要好的闺蜜。
更重要的,是蒋凌菲去世后,江敏为了安抚蒋凌菲父母,还做了蒋凌菲父母的干女儿,虽然干女儿代替不了亲生女儿,但江敏则给了失去女儿的老人精神慰藉。
蒋凌菲去世那年,两人都是刘云清脑机结合实验室科研组成员,蒋凌菲成为“小白鼠”,正因为她的优势是计算机硕士,而江敏,则负责处理研究组的所有文字工作。蒋凌菲死了,小江仍然在科研组工作,只不过后来江敏结了婚,现在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江敏做事认真且心细,刘云清派她到北京考古研究院,就因为小江熟悉蒋凌菲,让她去北京最好。
江敏连夜走了。
小江走了,刘云清教授却再也无法平静,他一个人坐在研究院的脑机结合实验室里,打开电脑,再打开脑机结合软件,眼里呆呆的看着电脑页面呈现的脑机思维导图,反反复复思考着一个人死去再复生的种种可能,但怎么想怎么都不可能!
当年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做人脑与计算机结合的科研项目,这项目与团队成员研究了十几年,攻克了一个个科技难题,小白鼠小猴子小兔子小猫小狗之类的实验做过多次,力求做人脑植入手术时万无一失,好不容易进入人脑临床研究阶段,确定由蒋凌菲做脑机结合实验。
蒋凌菲对动物实验阶段是全程参与的,所以,她与刘云清教授一样,对自己被选中做人体实验并没有太多顾虑。而当年做人脑植入“计算机”手术则是全国第一例,不仅轰动全国,也令全世界瞩目。没想到开先河的第一例手术却以失败告终。
科研项目失败了可以再实验,但蒋凌菲却因手术失败丧失了生命,生命丧失了就不能再生,蒋凌菲的死,令刘云清教授自责又沮丧,蒋凌菲死了,无人知道她大脑里的芯片植入成功没有,再说,植入成功又有什么用?没有活人通过心灵感应与大脑“计算机”互动,那“计算机”也是报废了的。
但现在蒋凌菲的名字出现在古墓中一个尼姑的棺材里,虽然纸上的文字简短,惜墨如金,但蒋凌菲的信息则是充足的。蒋凌菲为什么要说自己死于脑机结合手术?她为什么要提示自己曾经在宇荟市研究院工作过?她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他刘云清的名字?难道是蒋凌菲希望刘云清能关注到她?希望刘云清继续做实验?
刘云清一头雾水,蒋凌菲的这些心理活动都是一个大活人才能具备的,除非蒋凌菲复活了!人死了又复活了?身为生命科学翘楚的刘云清教授,感觉被人啪啪打脸了,但除了蒋凌菲复活了还有什么可能呢?
刘云清教授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随手打开脑机结合记录软件。
记录软件是专门为蒋凌菲设计的,蒋凌菲大脑植入“计算机”以后,她用心灵感应就能打开“计算机”,在“计算机”里看见的内容,就能在蒋凌菲大脑海马体留下记忆,这些记忆通过记录软件就可以用芯片的方式备份和储存。虽然目前人类的情感还不能储存,但蒋凌菲阅读大脑“计算机”的内容则是可以被记录的。
别小看软件记录这一步的伟大意义,人的大脑与“计算机”能否互动,就全靠蒋凌菲大脑植入“计算机”以后能否被记录,哪怕记录软件只记录下一点点印迹,这一点点印迹就能证明人的思想可以控制设备,人类就能借助机器提升能力,就能使人类脑机智能与数字生命实现融合,这是技术革命迈出的颠覆性关键一步,这一步迈出去了,第二步第三步第四五六七步就会步步为营。
唉!没想到这一步还没迈出去,蒋凌菲就死在手术台上,为科研献身了!·
手术前蒋凌菲就非常熟悉脑机操作程序,如果蒋凌菲没死,手术后,按照实验正常进度,蒋凌菲每打开一次大脑中的“计算机”,记录软件就能记录一次,记录软件里反应的东西,就是“计算机”与大脑感应互动的内容,人们就能从记录软件里读取蒋凌菲大脑活动以及海马体记忆情况。
但蒋凌菲死后,正常情况就没有正常情况了,虽然其他研究仍然继续进行,但这记录软件却再也无人碰过,蒋凌菲都死了,难道她的思想没死?海马体没死?记录软件没人操作,这软件还会有什么记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