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次的来回提纯,醋酸勉强达到杨明试验要求。
接下来就开始改装器具,让其成一个发电体,有阴极与阳极。
大概弄了千余年时间,酸与器具准备好了。
杨明又拿出指甲盖大小的杨金晶,碾碎放入一个一尺大小的纯色玉盆中。
盆中倒满了醋酸,而在玉盆两边还有一个通电极。
左正右负,也就左阳右阴。
而为了让通电持续稳定,他把试验器具改装成了一个蓄电池模式。
当然了电肯定是部分雷电储存而成,不过加了许多的释放限制措施。
准备就绪后,杨明启动电极开关。
神识中,有几股电火花从阴极闪出,穿过玉盆溶液来到阳极,再返回蓄电装置中。
杨明神情紧张的望着这些火花经过的路线上,融入醋酸中的杨金晶,能不能析出新物质。
然而等到蓄电池耗完电,玉盆中还是毫无反应。
他想着是不是溶液太稀,浓度不够
于是重新提炼了一批杨金晶,足有鸡蛋大小,并把玉盆的体积减少一半。
而且把蓄电池的释放电压加大了一些,让电火花闪烁更快。
再次进行实验,杨明神识一直盯着。
终于在蓄电耗完前,他发现某条火花闪烁路线上,玉盆底部有了几粒非常细小的金色物质。
与杨金晶的金色一样。
这下他小心的将玉盆中的醋酸溶液倒掉,接着把这三粒金色收集在一个纯色玉盒中。
之后杨明再想办法将醋酸提纯,让其酸性更强。
而且蓄电池释放的电压又调高三级。
再次试验,这次析出的金色物质更多,达到七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