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马蓁蓁回答的很是果断。
那两个书生夸夸其谈,听起来像是很厉害的样子,但细听他二人说话,内里并无所有信息。
对于鱼鳞册,更是一知半解,并未说出朱元璋此举的深意,只看到眼前。
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马蓁蓁向来珍惜,但对于这般心比天高却只会用嘴的人,马蓁蓁并不太看得上。
不过,这也提醒了她一件事——科举要准备了。
相比较,元朝的科举并不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
起初是因为蒙古政权在四处征伐的过程中已经储备了不少人才,而且蒙古守旧派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特权坚决反对,因而忽必烈及后世几代统治者一直难以恢复科举考试。
为了选拔人才,元朝廷借鉴两汉时的做法,从胥吏中任用官员。
但元代的胥吏并非正统考试出身,而是各级官员靠请托贿赂等渠道吸收的庸禄子弟,做了官之后,除了收受贿赂,丝毫没有任何真本领。
到了元仁宗即位后,面对的就是朝政混乱,吏治腐败的局面。
他因此提出了“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在经过长期的争论和各方拉锯之后,1314年,元最终决定恢复科举考试。
但元朝的科举考试,也是比之前的做过大量改革,算是为了元朝本身的特殊性而量身打造的科举。
可就算这般,依旧推举不顺。
元朝存在不过百年,科举取士的第一届从1315年起,到元灭停,中间还暂停了六年。
如此满打满算,元朝也不过只举行了十三次的科举考试,取士千人,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少的朝代。
马蓁蓁也知道,科举会在明清两代得到最鼎盛的发展,按朱元璋的要求,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
也就是说,你想做官,便要先得了科举,而只要中了春闺,便至少也会有个官儿做。
这般要求之下,百姓们对读书热情自然高涨。
科举,也是普通百姓能够做官的最公平、最容易的渠道了。
“……姐姐?姐姐!”朱棣摇晃了一下走神中的马蓁蓁,这才唤回她走远的神思。
今天的日记就写科举吧。
马蓁蓁这般想着,一边回答朱棣的问题:“不必急,再看看。”
“贺大人他们是直接住进州衙了吗?”朱棣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