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在工作人员提供的急需出售的武器清单上看到了手榴弹,刹那间就想起了后世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手榴弹问题。不,这已经不能用问题来形容了,应该说是危急,因为手榴弹太多而造成的危机。
60年代初期,我们与毛熊交恶,毛熊不仅撤走了对我国的所有援助,更是在边境屯兵,摆出了要入侵的架势。甚至毛熊的一些人还提出了要用原子弹对我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和我国的外交关系已经降至冰点,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
当时的我国积贫积弱,工业基本没有,军事更是被毛熊甩开了18条街。更致命的是,两国的交界处基本是一片平原,毛熊一旦南下,其钢铁洪流的优势将被发挥到极限。于是当时我们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进行大三线建设,也就是将重要的军工产业转移到渝贵川这些内陆地区。另一手准备就是开始大规模备战。
大量生产67式手榴弹就是我国大规模备战的一部分,据说当时的标准是以正规军每人装备40枚,民兵每人装备4枚,中国普通民众每人装备1枚的数量生产的。为了避免轰炸导致武器生产能力下降,一部分武器的生产化整为零、尽量简化,力求村社也能有大量生产武器的生产线,于是当时我国民间建立起了大量民间小兵工厂,生产各种各样的轻武器。那时人们将能生产67式手榴弹的设备称之为“七人背”,意思是这个设备7个人就可以操作和背走,以做到在战争年代随时能走,随时能生产。甚至这种七人背从融化铁到第一枚手榴弹出炉,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其生产效率一点也没有因为设备的简陋而减弱,于是在源源不断的生产中,我国生产出了20亿枚67式手榴弹,也让67式手榴弹成为了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一型手榴弹。
当时我国的备战相当全面,除了生产手榴弹外还会教民众各种作战知识。我国曾大规模发放了一本名为《民兵训练手册》的书,里面记载了从射击到防化的各种知识,甚至还会教你如何躲避原子弹。在如今很多穿越题材的作品出镜率极高,与《赤脚医生手册》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并称为穿越必备的三大神书。
大战没有打起来,战争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此之多的手榴弹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代一代的战士们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使用这种老旧的手榴弹训练,不夸张的说,从李昊的父辈开始用的就是这种手榴弹,等到了李昊这一辈,用的还是这种手榴弹。只是我国一直没有遭受全面入侵,手榴弹这种短兵相接的利器没了地方消耗,训练才能用多少?
军械库的管理人员对着这天量的手榴弹也是头疼不已,毕竟手榴弹也是有保质期的,也不能一直存在仓库里不管啊,用不完过期了只能送去销毁。每年都要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能不头疼么?
军械库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还要数研究手雷的科研人员和生产手雷的军工厂,那才算是倒了八辈子霉。新型号是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一个大规模列装的,厂家直接就被干倒闭了,顺利的成为了第一批改制的军工单位。
可以这么说,如今谁要是说能要手榴弹,出个装卸费运费我们就敢打包给送过去,手榴弹免费,不要钱!而且是你要多少我给多少,要的少了我跟你们急!
林奇一听北越救国军要手榴弹,李昊这边还能给打个骨折价,顿时来了兴趣,他才不管北越救国军要那么多手榴弹干嘛呢,主要是又能多个借口和国会要些经费让他很感兴趣,很快就敲定了采购合同。
跟着李昊过来的工作人员扶额长叹,真没想到李昊还真把那些破烂给卖出去了,虽然价格很低,简直就比白送高点,还是让大家心头一震,恨不得高喊昊哥牛逼!
只要给北越送过去,一过国境线管他们怎么办呢?他们就是扔到荒郊野岭任由生锈爆炸也不关我们的事了。
接下来就是北越救国军要的高射炮和反炮兵雷达了,这两种还是很有点科技含量的,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生产的。
高射炮还好说,世界上生产服役的各型高射炮多如牛毛,什么牵引的,自行的,单管的,双管的,多管的,有20毫米、30毫米、35毫米、37毫米、60毫米、80毫米、82毫米、100毫米、127毫米等等多种不同的口径,非常杂乱。其中最有技术含量的要数高射炮的先进炮弹和炮瞄雷达以及指挥系统了。
离了这些,高射炮也就比高射机枪射程好一点,没啥太大作用。就拿炮弹来说吧!一般高射炮炮弹分为碰炸引信、近炸引信和时间引信,其中生产一枚近炸引信的炮弹难度不亚于生产一块精密手表,不是说那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
反炮兵雷达就更加厉害了,上一世我们跟越猴过招时还是从英国购买了几部“辛伯林”炮兵侦察雷达,越猴在和我们炮战时就吃尽了苦头,只要他们开炮,8秒钟我们就能锁定他们火炮阵地的位置,然后根据反炮兵雷达提供的射击诸元,对敌炮兵阵地进行火力压制。
这一世却不同了,我们自己的科研人员根据李昊提供的雷达技术早就研制了我们自己的反炮兵雷达,不仅重量轻,甚至探测距离更快更远更准确,搞的越军都不敢用炮了,就算是用小口径迫击炮发射炮弹,用不了多大会就会招致炮火覆盖,越军就算不怕死,也没那么多炮给他们浪费啊!
如今北越救国军要求提供反炮兵雷达,鹰酱却不想提供他们的装备,于是辗转求到了我们这里,心甘情愿的挨一刀,那李昊还客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