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寿命有限,是天地的法则,要想突破,只能踏上非凡之路。然而,除非到最后关头,天地才会考验。那时,可能是最后的抗争,也可能是在所难免的决定。
是好是坏,谁能预知时代的走向?"国君,机会需要自己把握。我会给你一个机会,但未来好坏,我也不确定,到时恐怕要靠你自己去争取。"
面对未知的时代与未来,他无法掌控一切,只能依靠自己去争取。嬴政诚挚地道谢:"爱卿之言,寡人明白,会按照您的建议去做,不会让您失望。"
陈胜点头:"危险既是考验,国君必须自我突破。如果连自己的陵寝都无法守护,一切都是空谈。"嬴政深知其理,这既能保陵寝安全,也是一种自我囚禁。只有自己去开创,才能摆脱因果的束缚。
"国君,我会记住,绝不会忘怀。"
"那就交给你了,混乱的年代即将结束,不是吗?"多年的积累,只为这一刻,只为这幕的到来。嬴政满怀期待。
注定的道路和方向,又有谁能给出确切的解读呢?历史如同江水滚滚向前,无法阻挡,他们的征程已然启程。王翦和蒙武再次获得了大王的出征许可。“终于要开始了,赵国的命运,已成定数。”“是的,将军,我们将见证赵国的——终结。”
“呵,说得对,这是为大王统一之路的一个阶段,走吧,我们该上场了。”于是,秦国数十万大军再度行动起来,经过两年的沉淀,他们重新焕发生机。此时的秦队庞大无比,超过百万。但真正投入战斗的,绝不会少。
赵国仍沉溺于享乐,特别是迁在除去李牧后,掌握了大权,自以为安全无忧,不再担忧任何威胁,仿佛找到了真正的安宁。
在这种情况下,无人需要担忧,只要铭记在心即可。事实上,这些命运的安排已经足以回味,这样的布局不容忽视,一代人的命运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大王,紧急军情。”
“急什么?我正与迁饮酒呢。”迁一脸不耐烦,怀里搂着女子,显露出放纵的生活态度。郭开也在场,连忙催促:“有什么急事,快下去处理。”
通报者被卫士直接带走,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就这样,迁甚至直到赵国城池失陷都未察觉,他坚信自己的权力无人能撼动,无需忧虑。秦军势如破竹,赵军毫无抵抗之力,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守军将领无勇无谋,只因家族关系才占据高位。他们早已吓得无力防守,看到巨弩更是逃跑为先,导致城池很快沦陷。追击之下,秦军直抵赵国首都邯郸城下。
沿途,秦军并未扰平民,即使是俘虏,对待方式也比以前温和许多,这让原本紧张的赵军得以安心,他们暂且成为边境居民,等局势稳定后再作打算。
此时的大秦边境相当平静,对外战争成效显著,土地恢复生机,民众安居乐业,自然无需担忧大事。
这种安排也预示着希望,有了第一批由俘虏组成的边疆居民,后来的安宁和繁荣才能延续。当然,大多数边民是敌对阵营的士兵,少量是反抗者的家人,这已是相当宽容的举措。
相比之下,过去的严酷手段已不可同日而语。秦始皇嬴政密切关注着与赵国的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