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招人的地方,果如张伟所预料的那样,已经招足了大半的人手,别说快手,连杂役的位置都快被人抢完了。
刘春利也回去招了几十号人来,报给张伟同意后便去登记姓名领钱米了,昌巴则是站在一旁羡慕地看着。这以后再见面,人家是吏他是民,要主动行礼不说,还得老老实实地喊上一句刘班头,否则就是失礼,要吃鞭子的。不过昌巴却没有什么嫉妒心理,这人若是遇上机会了,能抓住多少都是看自己的本事,就自己手底下那一盘散沙的状态,能卖出这个价他就已经很知足了,争过来守不住又有什么意义。
雷虎他们在那里忙的热火朝天,张伟则坐在一旁的阴凉里喝茶,在他看来,这种类似于移动摊贩的茶车上卖的水煮大茶叶片子,可比当下有钱人流行的那种加葱姜蒜的煮茶要好喝的多。
至于这个茶车,起因是张伟道了句口渴,本想着去附近的人家借口水喝,没成想刘三直接逼着人卖水的老板把整个茶车都给拖来了。事已至此,张伟也没多说啥,丟了一枚碎银子给那老板,就当是包圆了,这样其他人有口渴的,也都能来喝上一杯。
这时几个大婶走了过来,一开口就差点让张伟被茶水呛死:“这位官爷,俺向您打听个事。”
霍刀当即脸一板低声喝道:“瞎叫什么,这是郡尉大人,不是什么官爷,再敢乱叫当心打你板子!”
“咳咳咳…”张伟拍拍胸,顺了口气才说道:“无妨无妨,你跟她们较什么真啊,这位大婶,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那几个大婶被霍刀喝了一句本有些害怕,结果又看见张伟的态度平易近人没有当官的架子,当即便有一人壮着胆子问道:“大人,我就想问问,你们是只招男人吗,需不需要洒洗打扫的婆子,我们干起活来手脚都很勤快的。”
原来是来找活干的,也是,自己开出的待遇那么好,也难怪她们会心动,想到这张伟就没把话说绝:“这事本官倒还真没想过,这样吧,你们先去那边登记下姓名和住址,我回去问过太守大人,若是有需要的话,我让人去找你们,霍刀,给她们一人拿一袋米,就当是定钱了。”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那几个大婶接了米,千恩万谢地走了,张伟又继续变回躺尸状态,瘫在椅子上没个正形。在这个时代,什么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端坐于深闺之中那都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才能有的待遇。普通的百姓之家,尤其是那些种田的农民,基本是把男人当牛马用,把女人当男人用,连五六岁的孩子都得上山放牛下地干活,她们出来找活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想到这,张伟就对霍刀交待道:“回去了问问老蔡,看看他那厨房里需不需要帮忙做饭切菜打下手的婆子,若是需要就派人来把她们收了,我先眯会儿,完事了叫我。”
“喏,我回去后就去问老蔡,大人您放心睡吧,我在这儿看着,不会有事的。”霍刀应了一声,他可不知道张伟的实际想法。这眼下人越来越多了,饭堂那边光靠老蔡的铁锹怕是镇不住场子,整几个食堂大妈过来,最好是性格彪悍些的,到时候骂起街来,看谁有胆子敢跟她们对着干。
当张伟坐在阴凉里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南诏国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正在发生。
南诏国,其前身为洱海六诏的蒙舍诏,因位于六诏之南,故名南诏。据记载,当时洱海北面是河蛮人的浪穹诏(今洱源)、邆赕诏(今洱源邓川)、施浪诏(今洱源三营),洱海东面是磨些人的越析诏(今宾川),洱海西面是哀牢人的蒙嶲诏(今漾濞),洱海南面就是蒙舍诏(今巍山),这些诏被汉史合称为六诏。
南诏的兴起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的国家,唐朝。当时正值唐高宗永徽四年,其他五诏与河蛮部落,受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唯有南诏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在得到唐朝的支持后,皮逻阁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战胜河蛮,夺取了取太和城(今大理古城南7.5公里、苍山佛顶峰麓、太和村一带)。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逻阁先灭越析,次灭三浪,又灭蒙嶲,很快统一六诏,南诏算正式立国。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又赂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合六诏为一,王昱向朝廷代请,得唐玄宗允许,自此,南诏正式成为大唐的属国之一。
在张伟穿越的这条时间线中,虽然没有大唐,但是有大隋。在那位开挂的隋炀帝用武力向周边的蛮夷证明了汉人还是你爹之后,帝国的边境和平了很长一段时间,而自隋文帝杨坚那个时代起,隋朝对外的政策一直是拉一派打一派,谁强大敢冒头就调转枪口对付谁,这一点在之后的历代君王手中都得到了落实。
出乎意料的是,在几波极限拉扯后,这条时间线里的南诏竟然还是莫名其妙地完成了六诏的统一,只是相对于正史中敢跟唐朝开片还打赢了的那个南诏不同,这里的南诏相当听话且老实。不仅年年派使者前来朝贡,连新王继位都还要到大隋来请封号才敢登基,主打一个跪舔大隋,然后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
由于此时的云南还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属于中原王朝眼中的烟瘴苦寒之地,这种我是爹你是儿的和睦关系存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五十年前吐蕃再次卷土重来。
在吐蕃不断侵犯大隋边境的同时,他们也盯上了南诏。中原王朝体量巨大,哪怕偶尔经历一两场失败也无法伤到其根本,正面对决搞不好会被人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吐蕃一直采取的是袭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