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北仁宗嘉佑二年,当时就出现了一场史上最卷科举参考学子有近40万,最后成为进士的就388人,其中还汇聚了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曾巩和开创朱程理学的程颢等一众默写并背诵天团里的成员,
如果把范围扩大一点主考官还是欧阳修,带苏轼兄弟来考试的是他们老爹苏洵,除了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这次人齐了。
然而最后这次科举,上面的考生还没排进前三,而历次科举最后的状元,基本也不会是什么死背书的书呆子,状元除了基本功扎实,倒背四书五经作文写的6之外,实际还得展现出极强的治国才能】
〈唐宋八大家这么大的都没前三的?〉
【科举时除了会考经史诗词之外,还会考策论,简单讲就是考时政,他得有办法解决国家问题、民生问题,状元必须脑子里真有想法,还得心怀天下。
就像上面说的明代状元赵秉忠,他的考试题目叫做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论证的核心就是如何去改善吏治问题,以实现政治清明社会祥和的盛世局面。
状元需要去论述帝王和百姓,政策与法治,法治与德治等等方面,还得深入浅出的分析当时的社会现象,说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吏制的腐败,甚至得婉转地指出官吏的腐败与皇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再提出一系列文笔犀利,观点鲜明,说理透彻的改革建议。哼,我看到考题都汗流浃背了】
〈难怪许多人都被刷下来了,没道理状元要答的卷子和你要答的不一样〉
〈能当状元的,时政肯定有东西,考试肯定会考这些,而这些肯定占大比分,你连这些都弄不懂,还考个屁〉
〈如果古代学子连一亩地是多大能种多少粮食都不知道,还指望他当官?庸官还差不多〉
————————————————
各个朝代的老百姓看到这些弹幕之后,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是啊,如果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连田地有多大、能收获多少粮食这样细微的事情都不清楚,那我们还能期望他在当官的时候做些什么呢?恐怕不被自己的下属欺骗就算好的了!
不仅如此,各个朝代的皇帝们也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于是乎,他们在原本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农事和算学等科目,并决定在下一次科举考试时尝试使用这种新的考试方式。
这个决策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众多学子的抱怨和咒骂声一片。然而,尽管心中不满,这些学子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老老实实地回去复习备考了。
毕竟,科举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过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
【国学大师、着名作家,各部门领导等各种称号都会向着状元招手。赵秉忠后来就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中央宣统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