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轩得到情报后,迅速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将领们大多面露担忧之色,毕竟敌军的兵力远胜于己方。但叶明轩却镇定自若,他分析着敌军的优势和弱点,开始布置一个大胆的防御反击计划。
他将军队分散布置在边境的关键据点,每个据点看似兵力薄弱,却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的防御网络。同时,他挑选了一些身手敏捷、熟悉地形的士兵组成游击小队,深入敌军后方进行骚扰破坏。
当敌军发起进攻时,叶明轩指挥着各个据点的士兵顽强抵抗。敌军在边境线上处处受阻,进展十分缓慢。而叶明轩的游击小队则在敌军后方大显身手.
而叶明轩的游击小队则在敌军后方大显身手,烧毁敌军的粮草储备,破坏他们的行军道路,还时不时袭击敌军的小股部队,让敌军后方人心惶惶。
敌军主将恼羞成怒,决定集中兵力强攻叶明轩所驻守的核心据点。这正中叶明轩下怀,他早就料想到敌军会孤注一掷。他在核心据点周围设置了多重防御陷阱,挖了深深的壕沟,壕沟内布满尖刺,还用树枝和泥土伪装起来。同时,在据点的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机。
当敌军如潮水般涌来时,先是陷入了壕沟陷阱,损失惨重。但敌军仗着人多势众,仍然不顾一切地攀爬壕沟,向城墙逼近。叶明轩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如同密集的雨点般射向敌军。投石机也抛出巨大的石块,每一块落下都能砸倒一片敌人。
敌军的攻势一次次被击退,但他们依旧不肯罢休。战斗持续了数天,双方都疲惫不堪。叶明轩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他暗中调遣了一支隐藏在附近山谷中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是他的秘密武器。
在敌军又一次发起猛攻,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城墙之上时,叶明轩的骑兵部队如同一阵狂风从侧面席卷而来。骑兵们高举着武器,喊杀声震天动地。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
叶明轩看到时机已到,亲自率领城中的守军杀出城外。前后夹击之下,敌军终于全线崩溃。这一次,敌军被打得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叶明轩再次成为了边境的英雄,他的名字让敌军闻风丧胆。京城的皇帝听闻他以少胜多的壮举后,也对之前削减他兵权的决定有些后悔。朝中那些曾经想要打压他的大臣,也暂时收敛了锋芒。
叶明轩并没有因为这次胜利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战争的胜负往往在一念之间。他继续加强边境的防御,并且开始与周边的其他部落和国家进行外交接触,试图建立一种和平稳定的关系。他派出使者,带着礼物和友好的信件,向他们表达和平共处的意愿。
一些小部落被叶明轩的诚意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与他所在的国家结盟。叶明轩借此机会,与这些部落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他鼓励边境的百姓与部落民众互通有无,用本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换取部落的良马、皮毛和独特的药材。
在文化交流方面,他推动双方互相学习语言、习俗和技艺。边境地区逐渐开设了一些学堂,既教授本国的文化知识,也传播部落的特色文化。这种融合使得边境地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然而,叶明轩的这些举措引起了国内一些保守势力的不满。他们认为与外族交往过密会威胁到本国的传统和安全,于是在朝堂上弹劾叶明轩,称他有叛国之嫌。皇帝虽然对叶明轩的功绩有所认可,但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再次召叶明轩进京。
叶明轩坦然面对这一局面,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进京之后,他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详细阐述了与周边部落联盟的好处。他指出,通过贸易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文化交流能够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减少战争的可能性,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皇帝听了他的解释后,陷入了沉思。朝中一些有远见的大臣也开始支持叶明轩的观点。经过一番权衡,皇帝最终决定信任叶明轩,并且下令让那些弹劾他的大臣不得再无事生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叶明轩回到边境后,更加积极地推动边境地区的发展。他利用与部落联盟的关系,联合组建了一支边境巡逻队,由双方的士兵共同组成。这支巡逻队负责维护边境的治安,防范山贼土匪以及其他不安定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明轩所在的国家因为边境的稳定和贸易的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其他大国开始对这个国家刮目相看,有的试图交好,有的则心怀嫉妒。
他建议朝廷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提高农业产量。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派遣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官吏到各地去组织水利工程建设和指导开垦工作。
叶明轩也在边境地区积极推广新的农耕技术,他从内地请来一些擅长耕种的农夫,让他们教导边境的百姓如何改良土壤、合理灌溉以及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在他的努力下,边境地区的粮食产量有了显着的提高,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有部分剩余运往内地。
然而,树大招风。其他大国眼见叶明轩所在的国家日益强盛,心中越发不安。其中一个大国暗中勾结边境地区一些尚未完全臣服的部落势力,企图挑起事端,破坏这个国家的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