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念白最近在忙一件大事。
当初霍城县令李月樵许她一处最好的房子,但也提了个要求——希望她能将京中书坊里的一些古籍经典带回霍城。
霍城毕竟地处西北,比不上京城的繁荣文化。
霍城里的子弟们大多走的从军路线,李月樵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官,也想为城里的学子们谋一份出路。
若是能有成千上万册的书籍入城,将会大有裨益。
但慕念白不这样想。
买书多不方便呐。
纵使买上一万册,平摊到每个学子的头上,又能有几本?
纵使由府衙统一租借,又能翻阅几时呢?
所以她要搬一座坊刻到霍城去。
在胤月朝,虽然各省都有自己的官刻,但官刻多是朝廷出版的标准图书,偶有本地“乡贤”和官员汇编的书籍。
更何况,也不是每座城都有官刻。
与官刻相对应的,还有坊刻。
坊刻则是以作坊刻书的形式存在,逐利是它们的立足之本。
所以坊刻的特点便是:所刻书籍五花八门百花齐放,以潮流书籍为主,经典书籍为辅。
对于坊刻老板来说,最佳的生存场地乃是金陵、钱塘、姑苏、南阳等地。
至于西北——但凡想要靠刻字吃饭的人,就都不会考虑。
慕念白不必靠刻字吃饭,她想靠石斛吃饭。
所以哪怕花光钱去买下一座坊刻,她也要把这件“善事”给办了。
尽管她对书坊一窍不通,但人只要想办事,手中还有钱,这事就能顺理成章地办成。
她亲去金陵,从周氏书坊中买下其中一间,并将其改名为“慕氏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