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这位垂垂老矣的铁肩公幽幽地道:“我这人呐,越是离死不远,就越爱忆及往事,常常悔恨当年一念之差,做下了许多错事,如今纵想弥补一二,却已然迟了。”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敖执政,当真不怕在那青史之上,留下个弄臣、佞臣、权臣的坏名声?”
敖莽听了,极为干脆地摆摆手,颇是不以为然:“我家中的书斋留名不取,为的就是待将来人死神灭,尽由着后人盖棺定论。至于能留下个什么样的名声,我人都死了,与我何干?”
他说罢,斜眼睨向张南容,丝毫不留口德地道:“我可不是静气先生,又想着逢迎天子,又想着让那些个所谓的清流满意,整日里跟个小媳妇似的受那夹板气。张大人也不想想,长安令既是我举荐,纵然他不待见我,我也是实打实的举主,还能让你给扒拉到御史台的碗里不成?”
张南容眯起眼睛,沉声道:“敖大人,此事我让也让了,你还要咄咄逼人?什么叫御史台的碗?御史言官、清流物议乃是公器,张南容绝不敢私心自用!于获麟此时上表,虽说不合时宜,但终究是个直言敢谏的诤臣,我要保下他,全然出自公心,绝无施恩图报、培植党羽之意!至于敖大人口中所谓的夹板气云云,如今上有仁德天子,下有众正盈朝,就更是无从谈起!”
敖莽听了便笑:“静气先生息怒!老大人的操守,敖莽向来是佩服的。只是那于获麟曾被谪仙帖刺杀过,侥幸逃过一难,这事虽隐秘,我却不相信静气先生不知道!日后一旦传扬出去,于获麟在士林清流之中必定身价倍增,今日又上了这么一道捅破天的奏疏,名臣气象已现!难保他日后不会成为能与铁肩公、静气先生媲美比肩的人物……嘿嘿,爱才之心,人皆有之嘛!”
袁守印听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叹息道:“敖大人,明明是一出长安令冒死进谏、三执政为国留才的佳话,怎么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就不是个味儿了呢?谁人没有私心,可只要这私心于家于国有益,就堪比公心,任谁也无可指摘。”
敖莽立刻正色道:“铁肩公所言,正是老成谋国的金玉良言,莽受教了!”
他躬身一礼,起身道:“奈何今时不同往日!陛下着急了啊,如今心思都用在枢密院那边儿,怕是没这个闲工夫跟咱们内阁打擂台。一个小小的长安令说了些什么话,若是无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其实无足轻重。可若是咱们在这时候争着抢着力保于获麟,朝堂百官会怎么想,地方州郡的封疆大吏们会怎么想,如果因此耽误了西征,当真以为陛下不会杀人吗?”
“推波助澜?”
张南容的眼中多了一丝警惕,嘴上仍是不肯示弱,哼了一声道:“敖大人一开始假意回避,摆出一副打定主意要置身事外的模样,就是想看看于获麟背后有没有站着人,譬如说我张南容,甚至还有铁肩公?”
敖莽毫不避讳地点点头:“正是。”
见状,袁守印禁不住出言问道:“那为何敖执政忽然又改了主意,头一个表态要力保于获麟?”
敖莽笑容坦荡,难得一本正经地答道:“与铁肩公方才所言差不多,只因敖某突然想到,如果在下一直心心念念要战而胜之、取而代之的两位老大人,竟是如此不堪的蠢物,那仍旧未能成功登顶的敖某,又该是何等庸碌无能之辈?”
“铁肩公、静气先生,敖某果真如此庸碌无能吗?”
张南容默然无语。
袁守印看向敖莽的目光之中忽而有些释然,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赏艳羡之意。
下一刻,当着殿中所有大小官员的面,这位已入暮年的铁肩公蓦然叹息道:“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