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王安石背后推动此事的,正是十九岁登基的宋神宗赵顼。
初登大宝的宋神宗彼时踌躇满志,面对开国百余年危机四伏的宋朝,他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拯救这个积重难返的国家。
作为一国之君,自不能大小之事皆亲力亲为,所以在实施变法之前,有两个人进入了宋神宗的视线,王安石和司马光。
司马光主张节流,王安石倾向于来源,二人变法思路完全相反,神宗最终选择了王安石,司马光则成了反对派。
一般而言,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富国的措施包括青苗法、免役法等,强兵包括保甲法、将兵法等。
在变法初期,这些政策的确对大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使得国库充盈、对外战争胜利,国家开疆拓土。
但在农业社会的宋朝,国民经济是相对稳定的,国家一旦富了,那就意味着地主阶级和百姓穷了。
因此,变法从实行的那一刻起,就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在这些人的煽动下,民间非议极大。
为了平复民怨,宋神宗将王安石等变法官员贬官背锅,抛开变法派,亲自掌舵继续推行变法。但后期由于对外战争的失利,导致国家损失了几十万将士后,宋神宗大为受挫,最终英年早逝。
在后世的认知里,这次变法是完全失败的,因为在教书里是这样记载的:公元一零七六年王安石罢相,宋神宗依旧坚持变法,但却举步维艰,直到三十八岁去世,其后八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高太后认命司马光为相,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在高太后的主导下,司马光等人致力于恢复祖宗旧制,前后历时九年,此一时期改革派人士几乎全招贬职。蔡确、章惇等被贬至岭南,开启北宋贬官至岭南的先例,以及党争的先河。
可书里却没写,在高太后过世后,十六岁的宋哲宗在元佑九年亲政,重新任用章惇为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恢复宋神宗的新法,史称“绍述”,意为继承,曾布用为翰林学士,张商英进用为右正言。
章惇当政期间,对元祐诸臣大肆报复,以“抵毁先帝、变易法度”的罪名,剥夺了司马光、吕公著的赠谥,绝大部分的旧党党人都被放逐,贬到岭南等蛮荒地区,又企图追废高太后,为哲宗所止。
到了宋徽宗时期,为了调和两党之争,赵佶将章惇以罪贬逐于外,改用韩忠彦、曾布为相,试图补救一番。
当然,在贬斥章惇这件事上,徽宗赵佶报复的可能性更大,只因在宋哲宗去世无子的情况下,选择大宋后继之君时,向太后属意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而章惇则大力反对,他给出的意见是,“端王轻佻,望之不似人君。”
因此,赵佶登基后,完全有动机报复章惇。
可即使如此,有一点却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徽宗赵佶也是变法派,他在位时力图恢复父兄的新政。像大名鼎鼎的奸相蔡京,便是新党中人。
只不过遗憾的是,此时新旧两党的矛盾,已是不可调和。再有就是,蔡京私心过重,与宦官童贯等人勾结,立“元祐党籍碑”,将司马光等人一一定为奸党。
这便使得赵佶在位期间,非但没能压下两党之争,反而使得两派斗争愈发激烈,加速了北宋的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