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快退。。。。。”
对于未知的事务,人永远是藏着敬畏之心,尤其是一帮不知为何而战,失去了信仰的人。
辽国围困涿州城,当然也不是就围的水泄不通,能够带领辽军复仇大宋,在他们心里是收复涿州这个要害之地的统帅,萧长青当然知道围三阙一的道理。
对于一般的守军将领而言,围三阙一确实是最狠毒的攻城之计,看似在不可能逃亡的围城战中给守城军队留了一条后路,但这条后路往往是最致命的陷阱。
辽国围困涿州城的部署分为四路,西路守军是耶律良才统帅军队,兵马接近两万,大宋军队撤退最有利的方向南路军由辽国皇室最有前途的后起之秀耶律俊才把守,军队总计也是两万。
而东面军队,也是辽军真正的大本营,则是名义上的元帅萧长青率领,兵马人手也是最多的,足足三万,其中包含辽国最精锐的皮室军骑兵两万。
而北面军,人数是最少的,由辽国的汉人大将韩晓峰率领,此人倒不是有什么能力,此人乃是辽国几十年前最大的汉奸将领韩德让的族孙。
辽国为了拉拢北方汉人,对于铁心投靠辽国的汉奸倒也十分优待,尤其是有能力的那种,韩晓峰的叔祖韩德让对辽国忠心耿耿,成为所谓的汉军世侯,世袭罔替。到了韩晓峰这一代,已经没有了人才,只不过是矬子里拔大个儿,利用韩氏在西京道世代经营,在涿,瀛,莫三州沦陷,汉军损失惨重,由韩晓峰又拉起一只八千人的汉军。
这八千汉军老兵的数量不足一半,其余皆是刚刚拉进队伍的壮丁,实际上韩氏一族已经渐渐失宠,尤其是在后族和皇族交锋之时,汉军不敢随便下注,导致了汉军在辽国的地位十分尴尬。
一群忘记祖宗性命的人,除了权贵,当兵打仗不过是一个工作,自然不肯卖死力,尤其是这几年,汉人的地位愈发低下,汉军粮饷被克扣已经成了常态,哪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之所以把他们放在北门,则是辽国元帅萧长青围三阙一之计中最重要的一环,看似北门守军最弱,但北面突袭,出城之后,便是辽国铁骑的天下,北边都是辽国占领,要想逃亡,势必要绕过东边或者西边。
顾廷烨乃是久经百战的大将,又岂能看不出辽国人的用心狠毒,这是要给宋军留一线希望,实际上是为了让大宋放弃城池,自投罗网。
这也是为何老耿在这几个月连续斩杀了不少将校的原因,总有那种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能够顺利逃离涿州,回到大宋地盘的傻子。
按照萧长青的吩咐,无论哪边遇袭,相邻两路的辽军都会派人支援。南城遇袭的时候,耶律良才和萧长青同时派了兵马支援,待大宋夜袭的军队退去,西边骑兵留下来帮忙,东边的却已经退回东城大寨,他们巴不得看皇族的笑话,倒也不是见死不救,而是南边看似惨烈,实际上人手损失不多。
而西城遇袭,除了耶律俊才把西城骑兵派回去支援,南城的汉军自然也要派兵支援。韩晓峰也履行了他的义务,派了一半的人手前去支援,包括自己麾下那五百骑名为帮忙,实为监军的契丹铁骑。
可惜在行军的半路上,莫名其妙的接连发生爆炸,尤其是刚刚,打头的那个都至少被炸死了七八人。这还不算,在发生爆炸之后没几十息之后,伴随着轰隆的声音,大宋的炮兵又开始了新一轮轰炸。
由于西城辽军大战已经陷入大宋步军手里,炮兵装填好炮弹,一直在瞄准着南城援军的必经之路,刚刚那些爆炸的火光,为炮兵指引了方向,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瞄准开炮。
辽国汉军谁也不知道,自己走的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发生爆炸了,再加上炮兵的轰炸,这帮人本来就惜命,未知的恐惧让他们马上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哪怕是跟随的辽骑再三恐吓,也没办法让这群参军就是为了吃顿包饭的人前进,反而因为晚上视线不好,这帮人暗地里放冷箭,还折损了几名作为监军的契丹人,这五百骑契丹骑兵,因为走在前面,爆炸的时候折损了几十人,又拦不住铁了心回撤的汉军,也只好跟着汉军一起撤回北城大寨。
失去这四五千汉军,他们这四百多在辽国算是二线的骑兵上去,帮不了任何忙,黑洞洞的夜晚,谁知道前面宋军还有什么埋伏,况且在他们看来,就算北城没有去支援,南城那边都是契丹精锐,派去的援军已经足够叫该死的宋人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