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完本感言

写完了《罪恶》系列的第二本,比原计划稍微早了一些。

这是小莫写推理文的第十一个年头,在侦情一那本开坑的时候出生的孩子,这会儿小学都快要毕业了,时间真是过得很快。

在写第一本的时候,我经常和莫公开玩笑,说这就是要做好用爱发电的心理准备,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个月的稿费如果刨除全勤奖,就所剩无几了,那微薄的数字几乎不好意思称之为稿酬。

后来,我遇到了你们,码字的日子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至今我仍旧怀念网页版还有书评区的那几年,大家热烈的在书评区里讨论剧情,为自己喜欢的角色写长评的日子。

再后来,出版了,简体,还有繁体。

再后来,《凶案调查》的电子版被国家图书馆入选典藏。

再后来签了影视。

今年夏天的时候,《凶案背后》上了今年筹划中的片单,或许不远的将来,钟翰和小凡就能和大家在网络大电影里面见面了。

按理说,作为一个大冷门分类的常驻作者,走到这一步,是满心欢喜的。

我也的确如此,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喜悦,也很感恩。

但是诚实地说,最近这两本,我是有些累的。

行业新标准实施以后,推理文的尺度一直如履薄冰。

有的职业是不能碰的,有的成分和品名是不能写的。

一切涉及到“血*”或者“恐*”的元素,都会导致一把大锁直接挂下来。

【别担心,上面的星号是我自己打的。】

涉及到之前的哪些书,估计老朋友们都知道,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尽量不给大家的阅读体验造成影响,小莫只能在案情设定上面清淡再清淡,减去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感,让逝者走得安详……

问一个可能暴露年龄的问题,大家在电脑上玩过排雷么?

这两年我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码字的,那滋味,真的是,爽歪歪了。o(╥﹏╥)o

曾经有一个业内人士给过我建议,让我以犯罪人视角去设定一个故事,挖掘犯罪人犯罪行为背后的苦难与人性,最后甚至还可以是这个人通过某种机智的手段逃出生天,这样的设定更具备戏剧冲突,也更容易迎合读者的口味。

可能是我执拗吧,作为一个犯罪学专业的学习者,我没有办法让自己站在犯罪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们的罪行,在我看来,为了博眼球,为了追求戏剧冲突,一味的挖掘所谓犯罪人的苦衷,这无异于一种对罪恶的洗白,久而久之就会让人觉得,只要有一个让别人觉得合理的缘由,就可以用犯罪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还可以逃避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