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烧炭,对于山里人来说并不陌生。
先是择址挖窑孔,然后是砍树锯木、装窑、烧窑、封窑和出炭等几个环节。
窑孔位置应选择于岗头垅背稍微平坦之处,以通风、干燥的地方为宜。整座窑孔呈大半个圆形状,先用锄头划一个大致的轮廓,然后把圈内的沙石泥土都挖出掏空。
那土窑高约五尺半,宽六尺左右,四周靠边沿之处,留好三至四个烟囱洞和一个观火眼。
然后开始砍树伐木,一座炭窑安排七八个壮劳力,大伙儿分散开,每人手里捏一把锃亮锋利的长柄大斧子,在陡峭的山腰垅坡里,见碗口粗的树木,挥斧就砍。随着斧子的起落,一棵棵树木扑倒在地,即刻斩头去梢,将中段砍成五尺来长,不带枝叶的光木段,拖到窑里。
接着就开始装窑,树段竖直,从里到外,按一定的层次程序排列于窑孔之内,把含有松脂的、容易燃烧的松木段放在引火口。然后在排列着的木段上端盖一层厚厚的柴草,柴草之上再覆盖黏性度较高的黄泥,要有一定的厚度,先用脚踩,再用长木棍子不停捶敲,直至黄泥光滑油亮为止,这就是窑顶,相当于屋瓦。
等第二次烧用,老窑顶可以留用,省了这道工序。
装完窑后,可点火烧窑,先用干柴引燃,塞进窑口洞里,用干柴烈火烤里面的木段,从湿烤到干,渐渐地松木段也开始发出火苗,燃烧起来。
开始时,炭窑冒出的烟带有水蒸气,是白色的,几个昼夜后,烟变黄,再变青,然后烟几乎是看不见了,往上冒着的是青纯的气,此时就可封窑,即把洞口、烟囱和观火眼统统用黄泥密封住。
对于烧窑火候的把握,需要一定的经验,必须由烧炭多年的老炭工把关,因为烧过了头,留下的是灰,见不到炭,徒劳无功;反之烧不透,封火过早,那么炭的中心部位还是木质,这种炭通常叫生炭,用起来有些烟,且炉温不高。
接下来是封窑,封窑一星期后方可开窑透气,再冷却三天,就基本告成,估摸烧一窑木炭前后需半月之多。
最后的活计是取窑出炭,打开窑门,一股呛人的烟气扑面而来,使人咳嗽不止,这时须赶紧把嘴闭住,然后弓背屈膝,在挥汗如雨中把一段一段乌黑发亮的木炭从窑内捞出来。
李小岚从山里砍了一段青藤,将柴火齐整地堆放在一起,用青藤将柴捆成一捆,通常捆柴火捆上下两端,然后,摆放横着摆放在背篓里,背着背篓,就可以把柴背回家里。
也有些是将干柴折成半米左右,竖着插在背篓里,这种装法一般是去山里枯挖树根那一段。
砍断树干,留下根部,有些就枯干了,久而久之,变得有些腐朽,去山里找这样柴火,是用一把铁锤,挥动铁锤,朝着树根冒出地面上那一段敲砸,敲砸几大铁锤,“咔嚓”树根就被敲翻,树根冒出地面。
这种柴火用于冬天火铺烤火,很有“火气”,也就是,燃烧这种树根的热量比一般的细柴火高很多。
突然,一阵阴风吹拂过来,吹乱了小岚额头的头发,小岚抬起手,撩拨了一下垂下额头的头发,眼睛歪斜着,朝一旁山脚看去。
依稀之间,只见一个足有半山高的奇怪的身影,露出狰狞的面孔,像魔鬼般。
“啊,鬼啊!”
小岚尖叫一声,丢下了背篓柴禾,撒腿就跑回家里去了。
回到家里,小岚心有余悸,钻进屋里,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脸色惨白,嘴唇都青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