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5章:变与不变

还别说,有了技工培训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对外特别工业区那边的工业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在第一批技术工人培训出来后就得到了缓解。

为了把招收到的这些学生培训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培训学校投入了不少的教学设备。

其中有不少就是许国让香江机床设备制造厂那边专门为学校定制的教学用小型机床,通过这些小型机床的大量配置,学校的教学进度比起同时期国内的其它技工学校要快了很多。

当然这些为学校定制的教学用小型机床也并不是只能用作教学,实际上按照许国提出来的建议,娄宣达在欧美市场上是把它作为手工爱好者的家用机床来推广的。

很多喜欢做点手工,但是有不愿意在机器设备上大投入的爱好者对于这种机床可是喜欢至极。

因为不需要他们太多的投入,他们就可以拥有一台能够满足他们大部分需求的多功能组合机床。

在家里加工点软金属和木头还是很不错的,当然稍微硬点的也能够加工,不过得有一点耐心,控制一下进刀的速度。

除开机械工业方面的技工,学校当然也培养电子工业方面的工人,这些工人毕业后的最好工作单位就是许国的新大陆半导体,次一点的就是许国占股的爱华电子。

只有当这年的企业招满了后,毕业的学生才愿意到其它单位。

至于原因吗,当然是因为新大陆半导体的工资最高,爱华电子的订单最多。

在爱华电子只要愿意加一下班,工作一个月差不多相当于在他们父母三个月的工资。

其实在对外特别工业区里的其它工业企业的收入也不差,就比如说金显文家开办的箱包厂、服装厂,对于教育程度的要求虽然比较低,只要手上技术好就可以符合要求。

但是这些工厂内的工人工资相对于内地而言,普遍也是相当于同级别工人工资的两倍左右。

因为有着高工资,这些来对外特别工业区工作的工人把大量积攒下来的收入汇回家后,进一步让在学校学习能够找到一个高收入工作这个事实在自己家乡传开了。

所以虽然后面学校的招生越来越多,但是录取比例仍然居高不下。

虽然说许国在学校里挂了个名当校董,但是他其实对于这一点感受不是很深。

在他家里感受最深的其实是他的父母,每年许兴业和张翠花都会回一次北都,因为在那边还有亲戚需要走。

本来每次回去的时候都是他们最风光的时候,因为锦衣回乡当然受人追捧。

再加上之前资助街道上搞了些小街道企业,胡同周边与他家要好的不少人都受了他家的好处,解决了工作问题。

但是街道企业毕竟是街道企业,不是他家一言堂,能够解决的名额是有限的,所以总是不够分。

在学校招生的第一年,因为招生时间和许国父母回北都探亲的时间是错开的,相对滞后一些,所以第一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招生与许兴业家的关系。

但是在第二年从张翠花口里把消息走漏了出来后,托请的人就开始每年不断地来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年轻人一个个都长大了,而社会上的工作就那么多,找一个工作越来越困难。

要不然单就北都这个地方而言,谁愿意去外地打工。

当年龄一天天变大,有的时候就必须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