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渔,他们还常常一起去摘野菜。在他们生活的那一带有一种很常见的野菜,当地人叫做荠菜。他们二人经常沿着河坝去巡菜,谭奶奶背着小竹筐,王大爷便把挖到的荠菜放进竹筐里,就像他打渔时一样。每当去挖野菜时,谭奶奶就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会扎着两根顽皮的小辫子,任凭它们在微风中飘扬。河坝一带风景优美,除了野菜还有各类的野花,倘若天气晴朗,还会有许多的蝴蝶轻声飞舞。王大爷看到了,便会捉来几只,送给谭奶奶。
挖来的荠菜经过谭奶奶的巧手,很容易的就能摇身一变,化成人间的美味。倘若配着鱼汤,那无疑是天作之合。王大爷有如此贤妻,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他没吃过蜂蜜,但他知道甜如蜜大概就是这样的。
谭奶奶和王大爷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幸福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很长时间,直到他们的二儿子不幸在20几岁时发生了车祸,意外身亡。老两口自是悲痛不已,但好在时间会冲淡一切,不管多大的伤口,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愈合。于是在那件事发生几年后,日子也就照常过了。
正是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不必纠结于事。因为一切都会败给时间,输给永远。
03
谭奶奶是个热心肠的人。这种热心肠,他的孙子阿毛就看到过很多次。比如他们的邻居王小帅冬天掉进河里了,上岸后冻得瑟瑟发抖,差点失去意识。谭奶奶知道后便做了一桌子暖暖的饭菜,熬了香甜的粥,像个母亲一样尽心的照顾着王小帅。边摸着小帅的头边喃喃自语道:“我的儿,怎么这么可怜,快多吃点热乎的”。
谭奶奶爱做鱼,她做的鱼的味道精彩纷呈,每当做了好吃的鱼,谭奶奶就会给邻里送过去,还不忘说一句:“多吃点,这是我家老头子刚捕的,新鲜着呢”。
谭奶奶的热心肠还体现在她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上,她那爽秀气的,黑溜溜的眼睛总是留意着邻里之间的人和事。
谁家有个新鲜事儿,谭奶奶总是第一个知道。阿毛最喜欢坐在奶奶身边,听她讲述那些个新奇又近在身边的故事。今天隔壁李老头的女儿回娘家了,带着好几个小娃子,明天张奶奶又和她那个彪悍的儿媳妇吵架了,因为分家问题…
故事总是层不不穷的上演,在偏僻的农村,从来都不缺故事的主角。
可是有件事情阿毛却是搞不懂了,他忽然觉得奶奶的内心还隐藏着什么,好像并不总是那么的热心肠。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王大爷有个弟弟,名叫老油头。老油头有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了,还剩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天天在家好吃懒做,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却身无分文。儿子的终身大事一直是老油头心里的一块疙瘩,如今好不容易有人给说媒,介绍了一个挺不错的姑娘。老油头心里高兴了,却也不知觉得犯了难。在农村彩礼是必不可少的了,除去彩礼,就算办场不丢面的婚礼那也是需要一大笔钱的。老油头去找了王大爷,因为王大爷天天打鱼,日子当还算舒畅,近些年手里攒了不少钱。等到了王大爷家,说明了来由,谭奶奶可不高兴了。用谭奶奶的话说,现在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正打算回娘家借点米呢。反正在阿毛看来,那晚的谭奶奶很不正常,他在一旁听着,真好似家里已经穷困到即将要讨饭的地步。老油头无奈,只得回去。
老油头走后,阿毛听奶奶对爷爷说:“我们就算有钱,也不借给他,你看他们家那一群穷酸样,借了啥时候能还?”。王大爷一直听从谭奶奶的,也点头称是。
在阿毛眼里,那晚的奶奶决然换了一个人。他渐渐地明白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奶奶。
04
谭奶奶的三个子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都已成了家,也算是儿孙满堂了。阿毛是大儿子的儿子,在所有的堂兄弟、表兄弟中是老大。所以阿毛有时也就有了领导一众小家伙的机会和欲望。老实说谭奶奶还是很疼爱这个长孙的,虽然比不上阿毛姑姑的孩子,但也算可以了。
阿毛还记得小时候上学的情形,那时候学校还有早读课,需要五点多起床去隔壁村的学校。阿毛大都和爷爷奶奶睡,这是村里人的习惯和传统。早晨天还没亮,奶奶就把自己叫起来,并把他送到村前的小宝家,然后他们一群小男孩保护着女孩子,打着火把浩浩荡荡的赶往学校。在无数个相同的早上,谭奶奶经常披个小褂,牵着阿毛的手,无论寒暑,不管刮风下雨,从没落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