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点,我军没有水军,想要出海就必须依靠楚国水军,而楚汉两国又是互为铁盟,我大汉出兵援倭,而楚国哪怕不愿意,也只能跟进步伐一同出兵。
其次,我大汉没有出海口,无论派遣多少军队入岛,打下多少领地,也都只是无根之萍,所以在拥有出海口和海军之前,我大汉在嬴州能得到的只有钱财。
最后,没有海军和出海口的大汉,对倭国是没有任何威胁的,甚至在嬴州混乱的局势下存活下去,反而还要依靠倭国,听从其号令,为其马首是瞻才行。”
“嘶……”
听完苏秦的分析后,刘裕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他本来就感觉不对劲,万里之外的倭国使者找上门来,难道仅仅就是为了给他送钱吗?结果果不其然,背地里的阴暗算计哪怕是他都感到心惊。
“好算价啊。”
想通其中关键后,刘裕当即咬牙切齿道:“倭国付出的仅仅是三成银山的收益,不但能得了两大强国为盟友,还能让一国强军听从其号令,倭国的算盘打的可真精明啊。”
要知道,刘裕也是个只便宜,而不愿意吃亏的主,他原本对三成收益很满意是觉得自己赚了,但得知蜀汉介入后,倭国能得到这么多的好处后,自然不会觉得是自己占了便宜,心态失衡之下自然也就不再满足于之前的所得了。
刘裕现在想要得到更多,但他也知道三成就是倭国的底线,而洛仙仅仅只是个使者,根本做不了倭国的主。
继续谈判下去也不是个好主意,因为肯定会扯皮,而两国的距离还是太远了,太过频繁的通过飞鸽传书交流,会加大被拦截的风险。
万一飞去嬴州的信鸽被秦军截获,让大秦得知了汉军将出海的消息,并提前在半路设下埋伏的话,那援倭的大军可就真的是十死无生了。
虽说在防备大汉南蛮的情况下,蜀汉也不可能派出太多兵力出海,但起码也有两三万,再少也就起不到作用了,可就算如此不可能放着两三万大军去送死。
刘裕想来想去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但又实在不想放弃这次殖民的机会,只能求救于自己的谋主苏秦。
可苏秦也不是万能的,沉思一番后开口道:“陛下,我大汉暂时没有对外扩张的空间,而想在短期内获得恢复战损的财力,就只能先吃下这个亏。
等借助嬴州财力彻底恢复过来,在联合楚国灭掉南蛮,拥有了出海口之后,到时不但倭国的种种算计都会一扫而空,我大汉还会拥有一块能够持续不断提供资金的殖民地。”
听到苏秦这么说,刘裕无奈的叹了口气:“唉,没想到,朕居然会有被区区倭人算计的一天。”
随后,刘裕给刘秀写了封亲笔信,讲述了自己这次出兵的缘由,并邀请楚国跟自己一同参与殖民。
敲定楚国的问题后,刘裕下令命在益南大战中表现亮眼,已故大将军张任的弟弟张蚝为主将,率领三万蜀军,明面上打着支援楚军伐吴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是为了援倭,直奔荆州而去。
另一边,自伐吴之后收获颇丰的刘秀,此时正被孙策死死挡在了建业城。
作为吴国的都城,建业无疑是座坚城,刘秀本以为自己连战连捷,吴军士气低落之下,自己攻破建业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却没想到在孙策的亲自守城之下,吴军的士气竟又被拉了回来,反而让楚军陷入了苦战。
相比于随手拿捏的孙权,哥哥孙策无疑要难对付的多。
半个月的攻城战打下来,刘秀是火攻、掘地、引水、攻心等能用的计策都用了一遍,可不但没能攻下建业,反而让自身损失惨重,并且浪费了大量的器械和资源。
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建业或许能打下来,但损失可就不是刘秀能承受的了。
刘秀也不想为建业一座城而把主力打光,所以只能暂缓攻势,先围城,等后方战事彻底分出胜负后,再解决建业这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