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这些时间试出一条科研道路不可行,这是有价值的,至少让人类的科学家转向致力于其他的科研道路。
人类必须找到自己可以提取负能量的办法,以此研究负能量的性质,进而捕捉到万有理论的蛛丝马迹。
而在大热度的‘镜子’实验之下,就有这么一条以往科学家们都不屑一看的道路,即朴实无华的高能激光束,它现在似乎成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有理论提出,在激光的能态中有正能量和负能量共存的‘压缩态’,当然并不是什么激光都有,它必须是特别的高能态激光。
然而,这个状态很难操作。对于现在的人类而言,它比将一个有质量物体加速到近光速还难。
很难操作。
而根据这个理论的数据显示,一个典型的负能量脉冲只可持续10-15秒,即10的负15次方秒,接下去就会有一个正能量脉冲将之吞没。
理论指出,将正能量状态和负能量状态分开尽管极其困难,但它是有可能的。
不过它的难点有二,一是怎样的‘激光压缩态’才满足条件,二是如何分离激光压缩态中的正负能量。
前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去研究,后者需要人类拥有相应技术,缺一不可。
现在人类的科学家正努力寻找答案,他们正在实验室中实验各种材料以及各种高强度激光,以试图找到合适的光学材料。
因为理论认为,当一束强大的激光脉冲打到特殊光学材料上时,它会在它的尾迹中产生许多的光子对。这些光子会轮番加强和抑制真空中的量子涨落,从而释放出正能量和负能量。
但为了不违反人类的物理理论,人类的科学家认为这两种能量脉冲的总和平均下来永远都是正能量。
当然,重点是如何找到他们,之前那批坚持这个方向的科学家们还在努力着,而现在,这个项目有更多的科学家加入到其中。
如果这条路走得通,那么人类就可以在一个和自己保持静止的装置中提取负能量,负能量问题就得到完美解决。
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的科研项目。
它的研究基于这样三条关于负能量的法则:
一、脉冲中的负能量总量与它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成反比,即,负能量脉冲越强,它的续存期限就越短。
所以如果人类找到那种特殊的光学材料,然后能用这种激光方法制造出一束负能量,再用这束负能量的爆发来打开一个微虫洞,那么它也只能维持极短时间。
第二条也就是之前在天琴号上易凯跟郑九原提过的,负能量脉冲后面永远跟着一个更大数量级的正能量脉冲。
所以它们的总和保持为正,如此才不违反物理定律。
第三条则是,正能量负能量这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正脉冲必然会越大。
此三条理论支撑着人类研究负能量的所有,包括之前的‘镜子’方法和卡西米尔效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