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凯谋剧组并没有听从宋乔芸的建议,的确没有再次联系神秘诗人三无。
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首先他们之前已经签下了侯昌平教授的《三国群英词》,而且这首词电影的所有主创人员觉得非常不错,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来说,完全够用。在艺术上是足够闪耀的。
其次,如果真有机会签下三无的作品的话,那么在《三国群英词》上砸下的50万人民币岂不是打水漂了?
制片人这笔账算得明白,当然,他也算到了如果签下三无的诗词的话,那么电影噱头上会很足,在侯昌平那打水漂的50万一定能赚回来。
不过第三点,总导演武凯谋并不想跟诗人三无合作,因为上一次他邀诗吃瘪,他并不是很爽。如今有完美替代品《三国群英词》,他没必要再低三下四地去求一个网红诗人。
他是有傲骨的,武凯谋经常如此评价自己。
所以,这部剧的制片人孔韩,在综合各种因素后,并没有给三无发去私信。
而且据他了解,就算给这个神秘诗人发私信,他回复的概率极低极低,整个文娱圈子里,到目前为止,能成功联系到三无的人物好像不超过5个人,除了想要转发诗词的媒体外。
孔韩觉得就算自己给他发去私信,也会石沉大海。
此时面对天后冰冷冷的目光,孔韩不禁如芒在背。
“我的宋大天后,虽然咱们并没有邀约到三无的诗词,但是侯教授的《三国群英词》也并不差的嘛。”说着,孔韩将《三国群英词》转发到了群里,与会众人的手机同时响了一下。
众人纷纷拿出手机,仔细阅读了一遍之后,不禁交口称赞。
“我喜欢这句哈,中原逐鹿、血浸甲衣,谁人颠沛流离!”
“俱风流人物,浪淘去、余寒烟翠。这句多有意境啊。”
“这是谁的作品?”
“这首开篇诗词很漂亮啊,谁写的啊。”
……
这时一个长者捻着胡子走了过来,他身材笔挺,衣着整洁,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啪地打开,轻轻扇动:“老朽不才,我的拙作。”
“难怪作品如此优异,单说老先生这面相,气质不凡啊,满身的书卷气啊。”
“我们有幸见到侯老师,三生有幸啊。”
……
侯昌平很享受被吹捧的感觉:“不敢不敢……言重了言重了……不至于哈哈……”
周围的一些资方和电影主创人员,也就是随便客气客气,在投资方眼中,文学算个屁?教授算个屁?如果不能带来财富价值,那么就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