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回到京师后,虽顺利即位,但,汉王也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发兵直指顺天。
可,这却是一场实力悬殊,根本没必要打的仗。
朱瞻基不理解汉王为何非要这般做,要知道单是冷溶月从汉王那里带回京师的兵士就已接近五千人,在这种情况下,汉王又要拿什么去战。
在大臣杨荣等人的建议下,朱瞻基选择了御驾亲征,但,这也无疑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以汉王的军事才能,不会打无准备之仗。可,从各地都司衙门上报的兵力来看,并无大军调动的迹象。
——既无别处大军增援,此次汉王应也是必败无疑。可,败后又要如何做?汉王是杀还是不杀?
——汉王虽起兵公然反叛,但,其矛头指向的并不是朱瞻基,而是,老臣夏原吉。所谓的把持朝政,所谓的隐瞒仁宗死因等等,也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难道,为夏原吉正名后,还要放了汉王不成?
事实上,前不久发生的截杀事件,朱瞻基本不想过多追究。
因为,汉王大势已去,再难构成威胁。若要追究,那也只能激化叔侄矛盾,非死即伤。
然,朝堂之上群臣灭汉王之声已达鼎盛,已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境地。
作为初登大宝的朱瞻基,急需稳固朝纲,他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此时此刻,他需要冷溶月的运筹帷幄,也想听听冷溶月对此事的看法。
怎奈,冷溶月已无声无息地离去,带着护卫他回京的两千“夜莺暗卫”一同离了去。
在这期间,他也曾命人暗中找过冷溶月,皆无果。
直到汉王被俘的那一刻,朱瞻基才明白,原来汉王之所以反叛只是求一个果,一个满是执念,又虚无缥缈的果。
有果便有因。
——对于一个一心只想做皇帝的人而言,做不成皇帝也就没必要再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