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慧流着眼泪说:“我不喜欢这首曲子了,送别不是好兆头,我只希望你能尽快回来,平平安安的回来。”
陈河答应了她....
只是他却不知道,自己后来一直到死,都再也没有回过秦川。
陈河离开之后,跟徐晓慧始终保持着联系。
他们之间常常写信,每个月都写。
陈河说他现在待的那个地方没有办法收信,给徐晓慧留的地址是附近镇子里邮局的地址。
就这样靠着信件,两人彼此诉说着心中的思念和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这些信件,似乎成为了彼此坚持的养分。
徐晓慧知道陈河在那边过的很苦,那里的人没有文化,不允许孩子学习。
陈河为了让那些孩子可以坐进学堂里念书,而不是跟着大人去做违法的事情,投入了许多的精力和金钱。
徐晓慧心疼他,省吃俭用,省下自己的工资给陈河邮了过去。
她并没有陈河那么伟大,只是不忍心他吃苦,脑海中总是浮现他上次回来时的样子。
直到有一次,陈河的信没有按时到,徐晓慧有些待不住了。
因为之前的几封信里,徐晓慧感觉到了陈河的情绪似乎已经不对了。
他提起南湛的那些人时,从一开始的怜悯,变成了后来的愤怒。
陈河说他恨自己为什么劝不醒他们,也恨那些人为什么要带着孩子们种植罂粟。
徐晓慧担心陈河的变化,思来想去,她决定去找他,找到他之后,带他回来。
知道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徐晓慧偷偷的辞职偷偷的去了南湛。
她只有陈河收信的镇子地址,于是找到了那,然后开始打听陈河的踪迹。
那个地方,对于徐晓慧来说十分的可怕。
镇里会说普通话的人不多,街上有很多黝黑瘦弱的男人,看她的眼神像是饿狼。
徐晓慧害怕了,她想要回家,可一想到陈河或许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她又坚持了几天。
直到有一天,有个留着古怪发型,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男人,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找到了她。
说是可以带她找到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