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明威(二)

(求订阅!求票票!)

海明威岁数和黎耀阳差不多,比他大一岁,但看起来却像是黎耀阳的叔叔辈,一张历经风霜的脸,跟年轻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他很有意思,一见面就跟黎耀阳聊爱情,别误会,他倒是不喜欢男人,他聊得是华人的爱情和白人的爱情有何不同。

然后她讲到了自己,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迷弟,在受伤时迷恋过一个大他七岁的女护士,两人订过婚,可后来还是被抛弃了。

通过聊天,黎耀阳能够感受到这位大文豪既随性又极度自律,他喜欢绞尽脑汁地打磨自己的写作技巧,为了顺利地写下一个句子他付出不知多少努力。

为了在写作上有所建树,新婚时放弃了去意大利度蜜月的约定,而去了巴黎,因为那里才是文学中心。

他和庞德的关系很好,他和菲茨杰拉德的关系也很好,那是一个文学群星荟萃的时间段,而所有能够验证那黄金般精灵飘落的时代证据,都封存于一张张相片,一篇篇信件中。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中写道:

海明威喜欢搞特写,内容大都是犯罪、暴力、拳击、自杀、吸毒、卖淫、英雄行为和死亡事件等等,这实际上已经预示了他今后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其中后来被发现并重印的代表性报道是《战争、艺术和舞蹈熔于一炉》。

而这在他的往来信件中也得以证明。

这印证了他的小说中的确包含这些主题。

海明威是一个不凡的作家,他力求作品与风格与众不同,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这也和他的经历有着极强的关联。

中学时代,海明威就给学校办的报纸和刊物写过报道和短篇小说,他的写作才能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和发挥。

后来去《星报》工作,那里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新闻记者。

报社内有一个文学部,专门]摘录、搜集报刊杂志上一些优秀的文章和新闻资料供记者们和读者阅读。

在报社内部发行的工作手册上,指导记者们“如何避免陈词滥调,如何写得生动活泼”,指导他们“写好新闻报道的关键是文句要简短,要以简短的段落开头,用词恰当,语气有力,作文流畅,从正面着笔。”

对此,海明威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我在学习写作上,得到的最好锻炼,也是写作的重要原则,我永远不记它。”

此外,报社里一些出色的记者和编辑也为海明威的新闻写作提供了知识和经验。

后来从军又让他的写作经历得以进一点深化,那个年代,让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往往不是变成了诗人就是作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拿大的约翰·麦克雷在1914年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一个炮兵单位担任军医。

第二年,他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的恐怖中占据了前排位置,在那次战役中,德国人发动了一次攻击,包括战争中首次使用有毒氯气。

在照顾伤者和哀悼死者同时,麦克雷在《弗兰德斯原野》一书中写道,这首诗是从阵亡士兵的角度出发的,他们的坟墓里长满了野生罂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