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无上皇朱高煦与宦官汪直

大明正宪四年,即炎黄历4493年、泰西历1493年。

朱祁铭作为大明第五任皇帝,登基已满三年。

这位年轻的皇帝,自幼聪颖过人,勤学好问,对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了解。

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即改革是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个信念,他决定在位期间对朝廷现有制度加以改良。

大明历经洪武开国、永乐开海、乾熙盛世、兴德之治四朝,如今已历时一百二十二年,这四朝虽然是君明臣贤,文治武功,震古烁今。

但是,朱祁铭深知朝廷体制发展到今天,已经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提升对本土领地与海外领地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经过多次深思熟虑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朱祁铭下定决心要推行这些改革。

正宪六年,大明皇帝朱祁铭正式开始推行改革,他命吏部尚书杨一清兼任内阁首辅,主持改革工作。

杨一清,字应宁,云南安宁人。

他年少时聪慧过人,七岁时便被视为神童,特准入翰林院学习,兴德年间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陕西巡抚、翰林学士等职。

杨一清是一位富有才干的政治家,深谙国家治理之道,被朱祁铭视为最合适的人选。

他担任内阁首辅后,立即组织了一批有识之士,共同研究改革方案。

他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提出了一套全面的改革措施,包括增加机密监、宣扬监、外藩事务司等机构,以加强对大明政治经济、文化宣传、海外藩国等方面的管理。

这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得到了正宪皇帝朱祁铭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然而,改革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正宪皇帝朱祁铭准备在全国推行改革的时候,内阁次辅杨廷和却堂而皇之的前往真武观拜见太上皇朱瞻堂与无上皇朱高煦,他把正宪皇帝打算改革朝廷体制,增加机密监、宣扬监、外藩事务司等衙门的事对两位大明上皇做了详细禀告。

杨廷和认为正宪皇帝此举违背祖制,可能会引起朝廷上下的不满和抵制。

因此,他建议两位上皇可以出面阻止正宪皇帝的改革计划。

太上皇朱瞻堂选择了沉默,他对儿子的改革计划持保留态度,他不愿意干预儿子的决策,也不愿看到朝廷陷入动荡。

当他听到杨廷和的告状后,心中也开始产生了疑虑和担忧。

他很清楚,如果朱祁铭的改革计划被证明是不符合大明利益的,那么将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无上皇朱高煦闻言后,却没有立即表态,他知道这个改革计划虽然有些激进,但却符合大明的长远利益。

他也担心改革会引起朝廷内部的纷争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