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们也不错,很快就把家里人都接了出去,没一个白眼狼。而且他们每年都在为学校捐钱捐物,对得起良心,也对得起培养他们的学校。”
“要是当年他们真的回来了能做什么呢?或许要么进镇政府不死不活地熬日子上班,要么像我一样在学校当个普通老师,甚至有可能只好在家种地。”
“说到当老师,也不能说都没回来,倒还真有几个孩子回来了。都是我跟梅教出来的尖子生呐。当时我们还很欣慰,为此多次开红酒庆祝。现在想想,不对啊,我应该像那些当爹的一样,拿鞋底子撵走他们,而不是去帮忙做通家长工作。”
“回来没机会发展,也没资源成长,要是在大城市,她们会有很好的机会。事实上她们因为多年的苦熬和坚持才变得出色,如果不回来可能有更大成就。以她们的心态一定会为家乡做更大贡献。当然,她们回来后确实贡献很大,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但这些工作中等学生就能做得很好。”
“要是我把老巴克忽悠进来,并借助这个机会把所有有意向的老板们都装进来呢?!当地是不是会经济大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进来,让更多的学生回到家乡来?”
“嗯,应该可以。我突然很同情那些网络游戏成瘾的孩子们呢。他们找不到其他的路,也看不到希望,只有在网络世界里才能获得些许的成就感来安慰自己,即便是虚拟的成就。”
“成就感很重要呐。一个找不到成功的感觉的人是活不下去的。这些孩子的家长似乎都很上心呢,花大价钱送辅导机构,请私教……。但是他们就是不肯耐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心声,拿出时间精力陪孩子做做游戏。”
“忙是推脱的最好借口。我这些年也一直很忙呢。嗯,女儿也很迷游戏呢。我好像也很少陪她。得感激她呀,自己顶住压力,发展得不错。她小时候出了不少问题呢,我真没做好啊。唉——”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陕西有个博士很多年前总结说: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并维持人内在上进的动力。我很赞成这个说法,但如何才能做到?”
“整个教育历程哪个阶段最重要?小学阶段呐。我们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跟同学们联系还多,他们都认为小学也就那么回事儿,学不了多少东西,没什么大不了。我竟然听了,太后悔了。怪不得他们多数孩子最后没考上好大学,不过人家有钱呐,似乎孩子上的大学都不错。”
“怎么又到这个问题了,不理它,放下。佛说,放下,放下。放不下啊。”
“说起来我们孩子小学碰到的那俩班主任真恶心,竟然说话如此恶毒,我们孩子上了大学都还记得。不过她们真得工作很认真,很辛苦呢。”
“这算什么?很敬业很认真很负责地不间断地伤害孩子?好像这样的老师很多呢,有没有一半老师是这样的?似乎不少于一半?这个没法统计。”
“不过我们孩子坚强呀,竟然挺过来还发展得很好。这算我跟梅的功劳吗?也算也不算吧。一个朋友说得好:改变的门把手在里面。孩子是因自己而变化,而成长,我们这些当父母的都是外因,孩子内在上进的动力才是最核心的。”
“对啊,家庭的教育在小学阶段才是最重要的呢。很多家长不明白,总是抱怨小学老师把过多的事情交给家长来做。岂不知这本来就是做父母原本应尽的职责。小学老师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维持一个健康向上的标准,竭力让更多的孩子向标准以上努力。”
“小学生最核心的素养是习惯养成,而这需要艰巨的工作,如果仅靠老师们做到保证每一个孩子养成预期的各种习惯,恐怕给老师们一天二百四十个小时也不一定够用。所以小学阶段必须要父母来承担更多,家校配合。不管怎么说,一家父母只管自己一个孩子,而老师们要负责几十个。而且她们也有孩子也有家呢。”
“又跑偏了。佛说一切皆出于我。真是这样呢。要是我跟梅不是太忙,多陪陪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温暖和幸福,她好像就不会那么不合老师心意,也就不会收获那么多老师给的‘难忘’话语了吧。别说,还真是,抱怨完了,发现根子就在自己这儿。要不哥们教我:勿贪,勿嗔,勿痴,勿慢,勿疑呢。一切还是从自我心性修养上做起。”
“女儿在我聚会前打电话说啥来着?谢谢我能听进她说话还是能听她说话?记不清了,反正意思就是能耐心听她说话并信任她才帮她走出困境。我好像还真有这个优点,老巴克似乎也说过喜欢我的耐心倾听。”
“现在能做到耐心倾听的父母有多少?还是有几个?反正我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们里做到的很少,记忆中就做连锁超市的老马吧。他孩子出色,考上了前十的大学呢。”
“孩子进步有三大动力:虚荣心、比较、做什么样的人。这谁说的?记不清了,应该也是那个说门把手的朋友。我好像给总结成成就期待和认知判断了。不想这个了,父母只要能做到尊重和信任孩子,给孩子微笑、温暖和幸福感,孩子一定会很了不起。信任和尊重铸就伟大。”
“但是好像现在多数的父母喜欢‘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处处指挥,到处代替,时时不满,不断职责。太浮躁了!”
“忙还是浮躁?这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