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顾嬷嬷难免要感慨几句:“太妃这会儿都不想着争什么了,偏偏就是老王妃,倒还想着要争,不但要争,还是和她儿媳争,这传出去,才叫笑话。”
“每个人性情不一样,要我原先,也没想到太妃会这样。不过再仔细想想,太妃前些日子,王爷还在京中时候,就把舅老爷舅太太寻来,和他们说了好半天的话,临了,又赏了他们三千银子,让他们再多置办些田地,若能纳监,就给舅老爷的小孙儿纳个监,这也是太妃为人精细处。”这些年太妃娘家依托着太妃,从楚王府得的好处也不少了,家里也是良田几千亩,宅子连片,使奴唤婢,夏罗冬裘,嫁娶的都是省城里的高门,在这省城也是有名声的人家。
太妃赏他们银子,又让他们给孙儿纳监,都是在留退步,太妃活着时候还好,等到太妃没了,罗顷毕竟不是太妃亲生的,到时他们还想着靠楚王府,若罗顷换过了脸皮,就算罗顷不换脸皮,那等到罗顷的孩子们当家之后呢?那时已经成了远亲,只怕多求告了几次,就会引人厌恶。
倒不如趁此时拿了银子,再多置办几亩田地,让儿孙好好读书,慢慢地脱离了楚王府,支撑起来,到时省城众人看在楚王府的份上,也不会为难,而楚王府也会对这样的亲戚高看一眼。
顾嬷嬷想仔细了,明白了太妃为何这样做,不由叹气:“太妃真是个聪明人,这样一来,谁也说不出来一个不字。”
“你想啊,太妃连这种事情都做了,更何况底下人?也是这些下人们太过贪心,若肯听太妃的,老老实实地对王妃,那也不会落到不好处。”程嬷嬷的话让顾嬷嬷点头:“说的是,其实宋三一家,就是平时精明太过了。等事情一发,还不晓得什么结局呢。”
“就看老王妃那边到底怎么想了。”毕竟老王妃是琼竹的亲婆婆,程嬷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说了这么一句。回到琼竹屋里,程嬷嬷把太妃的话对琼竹又说了一遍,琼竹听完才笑了:“果真太妃想的通透,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顾嬷嬷,你去账房那边问的如何?”
“回王妃的话,账房那边说,这账一两天内理不清,不过最迟到后日,就能有个结果了。”顾嬷嬷恭敬地说,最迟后日,那也只有两天了,琼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等着。”说着已经有内侍走进,把今日要办的事儿都一一禀告,琼竹又理了会儿这些事儿,这一天天的俗事也就理的差不多了。
宋三从自己婆子那边得知老王妃已经收了宝石,并且答应了自己家,这颗心这才放下,宋三婆子见自己男人面上如释重负,反倒撒娇道:“你这会儿是高兴了,可怜我差不多跑细了腿,还有那些宝石,本来我要镶套头面的,可是孝敬了老王妃,你什么时候再去寻些好宝石给我?”
“孝敬了老王妃,这不是又给我们铺了条路,只要不离开王府,这寻好宝石,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宋三这会儿只觉得自己又轻快起来,也就答应着自己婆子。宋三婆子上前就把他胡子一揪:“不许去把这些好宝石,给那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了。”
“不敢不敢,自然不敢!”宋三连连给自己婆子作揖。宋三婆子又笑了,两人又盘算了半日,觉得老王妃一定能压制住琼竹,也就放心睡下。
陈大舅那边并不敢不管这件事,虽然还是隐瞒了些,但还是在顾嬷嬷的最后通牒到达的时候,把理出来的账交给了顾嬷嬷。顾嬷嬷先往最后面的数字扫去,面上就已经冷笑:“你们账房真好,真的好。”
虽说要论起来,陈大舅是正经做账房的,身份要高过顾嬷嬷不少,但听到顾嬷嬷这话的时候,陈大舅脸上不由冒汗,毕竟顾嬷嬷的身份是楚王府的家奴,要论起亲近来,就是顾嬷嬷在琼竹他们更为亲近。
因此陈大舅小心翼翼在心中想着措辞:“我们,我们也不过是按常记账罢了。”
顾嬷嬷已经把那些账看完了,把单子收起来,对陈大舅笑着道:“辛苦苏先生了。只是苏先生也晓得,您是比别人更为要紧的,若是……”
“顾嬷嬷您放心,我们这边定会记好每一笔账,绝不舞弊。”陈大舅只觉得顾嬷嬷这句听起来很平常的话中满含寒意,琼竹的脾气,陈大舅还是知道些的,这可是个在拜堂时候就敢发难的人,她要真是放下脸,不顾面子把所有的账房全开了,陈大舅也只有认了。
毕竟开了账房,琼竹只是丢了面子,陈大舅他们是去的就更多。这样精明又能拉下脸的主人,陈大舅也只有告诫他们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要被抓住小辫子,到时丢了差事事小,被逼不能在省城待下去才是大事。能进王府做账房的,哪家不是依靠着王府在这省城做生意,被王府赶出去,那就是真的丢了饭碗,而且是好几代的饭碗。
顾嬷嬷小心看着陈大舅的神色,晓得自己这番话,陈大舅他们听进去了,顾嬷嬷这才离开账房,等顾嬷嬷一走,陈大舅这才擦着额头上的汗,对自己手下道:“以后你们可都记住了,一定要小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先生,我们都晓得了,只是这该得的?”有个人问了一句,陈大舅就啐他一口:“这该得的,自然不能少了你们,不然这刻薄名声传出去,就算是王妃也怕被人说。”说完这句话,陈大舅就有些不确定了,谁知道琼竹是不是真的会刻薄如此,应该不会,毕竟琼竹要真的如此刻薄,顾嬷嬷的话只会更加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