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熙出班直接挑明了要和一锅端的新政过不去,他话刚说完,几个俭都御史马上出班附和,而上面的崇祯皇帝则面无表情,来吧,朕等着呢,用神兵的说法就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紧接着刑部吏部礼部,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等等,几十个官员都相继出班,要求惩办张煌言,说他祸国殃民,颠覆祖制。
崇祯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冷冷看了看这群卫道士,然后轻轻问道“张卿,你可有话说?”
一脸黑线的张煌言见皇帝要他开口,知道自己背黑锅的时刻来了,当下毫不犹豫出班奏到“皇上,臣所上条呈,乃是在神兵卫两年,对照我朝诸项制度不合理处,逐一参详所上,臣与神兵卫财政处郭英尝谈起,去岁神兵周至天津两地财政收入约万万元,而我大明全国去岁收入才两千五百万元,且江南自增加官员俸禄以来,几乎已入不敷出,其中去岁江南商税收入才四万元,而去岁天津府一地商税收入就达八十余万元,何也?难道整个江南商户还不如天津一地?”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江南历朝历代都是财税重地,但自去年北方各地施行新法以来,完全颠倒了,比北方少太多,可见旧法弊病实多,乃至朝廷歉收,唯富了地主富商尔”
“不对,江南所以财税不如往年,乃是近年天灾所致,去年还要朝廷拨款救灾,并非制度所致,难道张大人忘了?”一位御史打断张煌言,认为并非旧法制约,而是天灾难以预料,此话立即引来几位官员赞同。
张煌言不慌不忙,回头对这位御史道“江南天灾,有目共睹,然与我大明北方十数年干旱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尔,流民遍地,贼寇出没,大家都没忘吧?可推行新法仅仅一年多,甚至好多地方还未深入,即为国家带来如此多财税,可见旧制确有很大缺陷,导致朝廷税收大量流失,故应减免农税而增加商税”
“那不还是与民争利尔?”翰林院编修赵士春争辩道
“请问天下是农户多还是富商多?”张煌言问赵士春
“自然是农户多而富商少”赵士春是读书人,这点他还是知道的
“然也,天下以农为本,九成多丁口都是务农为生,且大多贫困,富商虽亦民,但只占一成不到,我朝一直增加贫苦农户赋税,而未对有钱的富商征税,导致有钱人更有钱,穷苦农户更穷苦,敢问,合理否?”张煌言不紧不慢,说得很有条理。
赵士春和一批官员这两年都已经搞清了皇帝以前的征收富人钱财,用之于贫苦百姓的道理,所以这个问题他们不敢反驳,也并未再引起多少争执,算是默认可行了。但所有人知道,北方各地已经在慢慢推行商税制度,现在关键的是南方,基本推不动,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那边富商云集,反对力量很强大,不是说改就会改的。
“军制才是重点,一旦实行,全国如此多总兵,包括关宁军,恐怕会有第二个朱纯臣啊,还请皇上及各位阁老万不可操之过急”刑部尚书老成持重,说的话的确中肯,内阁担心的也是这个。
张煌言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尚书大人说得对,由于多年剿寇,建奴入寇,全国总兵数量猛增,兵员也从原来的三十余万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五十多万,朝廷每年大半收入都要维持军饷,往往入不敷出,还要另外加增税赋,诸位都记忆犹新吧,现北方流贼被灭,新军已成,再维持庞大军饷开支,已无必要,不如裁撤兵员,与民休养生息,为国家节省下兴修水利,鼓励农耕的钱来”
周延儒作为首辅他是清楚的,没钱啥事也干不好,各个衙门都要钱,要不是户部这两年多了几笔意外之财,说不定现在就揭不开锅了,所以他也点头“内阁对军饷靡费过多也是殚精竭虑,然西北虽平,辽东未定,此时裁撤,只怕重蹈京营覆辙”
洪承畴在旁也是附和,虽说皇帝已经打过招呼,但他们都清楚,这些政策下去,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所以他不敢违心赞成。
“臣请诛张煌言,祸国殃民,包藏祸心,满身铜臭,欲置皇上与不仁不义之地,将列祖列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制度全然推翻,自绝于天下”一位官员已经忍无可忍,见内阁几个阁老也是有所反对,毅然站出来指责张煌言。
崇祯定睛一看,是户部侍郎王正志,东林党干将,原户部尚书李待问辞职,本来该由他来接任户部尚书,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名不见经传的张煌言给抢了,现在见新任尚书犯了众怒,以为机会来了,赶紧跳出来落井下石。
他这一叫,张煌言直接跪下了,“皇上,臣一心为国为民,还请皇上圣裁!”他这意思是,我顶不住了,东林党又开启骂街模式,百官帽子越扣越大,皇上现在得你出来顶一下了。
崇祯看了跪下的张煌言,又看了看诸多官员,从御座上站了起来,步下台阶,来到张煌言身边,亲手搀扶起了张煌言“张卿请起,朕知你忠心,勿忧!”然后回过头来环顾着气势汹汹的百官,“皇庄天津周至,你们都去过,可看出与我大明有何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崇祯一个个看过去,点着吏部尚书庄钦邻道“卿来说说,有何不同?”
庄钦邻只得硬着头皮出来“皇庄天津臣都去过,其大兴土木,规划整齐,高楼大厦,街道宽阔,商贸繁荣,车水马龙且秩序井然,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