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这个不知道是自己跳出来当哪种说好听是先锋,说难听是炮灰的人,摇头晃闹的在那里背了一段书,他觉得这个场面就是给他露脸的机会。
前面的人都得到了一个中不溜的评价,他这个机会如果把握的好,一个上等的评价,还不手到擒来。
那些一听就知道很一般的评价,不是他想要的,哪般评价如何出头。只要彻底把这个似乎是百戏园幕后老板的人驳倒,他就可以拿到更好的评价,还在天下人面前露了脸面。这些人会把他的名声传扬出去。
这就是名士圈,圈子很窄的,但是又能够像细菌繁殖般,一个牵一个。刘备不也是先有徐庶,才有孔明的。有了孔明,又有了荆州诸多名士的追随。诸葛亮虽然是外地人,可是透过联姻和求学,打入了荆州名士圈。
还有江东孙家,不少士人为了避祸从天南地北避居江东,然后一个带一个,牵出好几个一时名士,撑起江东半片天。
厄,把名士比做细菌,这样好像有点过份了。反正你要知道,这名士身份很重要,许邵的评价对刘备超超重要。
看这家伙口沫横飞的,何晋笑呵呵,谁挡刘备的路,谁就是他的敌人。他很想拿刀把这个家伙切成十七、八段,可惜不行,现在只能靠嘴皮子。这家伙八成觉得他赢面很大,历朝历代对商人都多有贬抑。
虽然现在离何晋熟悉的年代还有两千年,可是从战国到汉朝对商人的贬斥都没少过,抑商的多有,可是赞成商人的很少。所以这家伙满面红光,以为他赢定了,随便引经据典都可以驳倒何晋。可惜,他找错对手了。
“放屁”他念一段,何晋就接一段放屁,粗俗但很有效,“你…,胡说,这可是先哲的话,汝竟然如此蔑视先贤名句。”勉强念完,他就气的跳脚了。同样也激怒了其他人,有人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就要朝何晋开炮。
可是,还没说话呢,何晋就瞪了过去“闭嘴,谁让你站起来的,你家大人就这样教你的,我在跟他说话,轮得到你插嘴。有没有教养,真没礼貌。”“你…好,我看你怎么说。”
“轮到你了,晁错通篇都在放屁,好,我知道你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你才疏识浅。我问你,晁错后来如何。”“被…被砍了。”“被谁砍了?”“被,被孝景皇帝。”“你觉得砍错了?”
听到何晋这样问,炮灰不说话,不敢说话。
孝景皇帝,就是景帝了。他敢说砍错了吗?他要是说景帝砍错了,岂不是说景帝是错的。景帝能错吗?开玩笑,那怎么可以。景帝没错。错得就是晁错了。晁错都错了,你还拿他的奏章来说事。活该给何晋骂。
不说话了,楼层安静了。只有蔡氏女郎觉得何晋这话没道理。但是一下子也说不上那错了。
当然是,大错了!
又不是被皇帝砍了,他的话就没道理了。再说了,晁错被砍头的原因,也和他上这份奏疏没关系。何晋偷换了概念,利用一般人的概念中,一个人是完人,就该一身的伟光正。
这种逻辑很奇怪,好像一个名人都不能有丝毫污点。一个名人,还是像晁错这样的名政治家,活该吃饭、睡觉、上厕所,甚至跟老婆传宗接代,都在思考国家大事。不能有半点错误一般。
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也许后人会反驳说,就事论事,可是汉人还没想那么多,直接就卡壳了。
或许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会想通,但是何晋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他继续不依不饶的反驳文章中的错误点:“把商人说的好像获取利益很容易,不耕地有粮食,不织衣有华服,吃的是上等米和肉;无农夫之劳苦,却有丰厚之利。”
“说这种蠢话,活该被砍头。”何晋其实不是讨厌晁错,对他的削藩政策也是赞同的。不过这人手段太差了,并且这论贵粟疏内容在他看也是错误百出,虽然说他的观点也是一般人的观念。